(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上周狂掃墨西哥灣的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整個灣區(qū)沿岸進入緊急狀態(tài),人口50萬的美國南方知名大城新奧爾良已經棄城,美國政府全力動員救災,國會則將核撥初期的100億美元展開重建,而整個災后重建可能耗時數年之久。卡特里娜帶來的死傷人數、直接損失一時尚難有精確統(tǒng)計,而這場颶風對全球經濟的實質沖擊目前亦難評估,但不可諱言,值此國際原油高漲之際,卡特里娜勢將為擴張中的美國經濟投下變數,而其激起的連鎖效應也將牽動著世界經濟的神經。
純就天災造成的直接破壞力而言,卡特里娜颶風即已超越1992年侵襲邁阿密的安德魯颶風;根據保險公司的非正式估算,卡特里娜至少造成保險業(yè)260億美元的損失,高于目前名列美國保險史上理賠最多的安德魯颶風,當時賠了210億美元,將未投保部分納入,更可能高達千億美元。然而,這僅是卡特里娜風災算得出來的損失,與安德魯颶風等其他風災不同的是,卡特里娜中斷了美國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包括石油煉制、天然氣開采、大宗谷物貿易及觀光運輸等,由于墨西哥灣的石油煉制量占全美三成、天然氣產量占二成及谷物貿易量占四分之一,可謂舉足輕重;因而當卡特里娜使這些經濟生產活動減緩、受阻,甚至停擺時,自然沖擊到各個市場的供需結構及美國經濟的發(fā)展。
因此,近日國際原油價格創(chuàng)新高已是家常便飯,盡管在主要工業(yè)國決定大舉釋出戰(zhàn)備儲油后下跌,但在煉制產能本已不足、如今更形減少、短期復元無望下,國際原油市場恐仍難有寧日。另一個也在創(chuàng)紀錄的是國際原物料價格,觀測19種重要原物料商品價格的CRB指標已沖上1980年以來最高,既來自卡特里娜造成的實質供給吃緊,也反映谷物運輸成本的上升。為此,已有經濟預測機構開始擔心,今年以來表現(xiàn)強勁的美國經濟將面臨成長率下修的壓力,并認為卡特里娜風災將對美國經濟產生長期的影響。
然而,卡特里娜造成的經濟后遺癥可能還遠甚于此。雖然災后重建需要時間,但以美國當今全球首強的國力,中斷的生產活動當可逐步恢復,而災后重建的額外新增需求,也可局部抵充因風災出現(xiàn)的生產缺口,屬于實質面的影響或未如預期中那般悲觀。要關注的是美國面對卡特里娜風災的后續(xù)政策作為及反應,例如目前已有期待美國聯(lián)準會(Fed)停止循序漸進升息步調的聲音出現(xiàn),以因應卡特里娜風災造成的經濟沖擊。
卡特里娜可能真會吹亂了聯(lián)準會的既有布局。在卡特里娜來襲前,即使國際油價節(jié)節(jié)走高,美國經濟依舊是穩(wěn)步向前,所受影響似乎有限;這可能是美國房市榮景、就業(yè)薪資持平、經濟結構轉變及經濟全球化下的廉價進口等交互作用,緩和了高油價的經濟傷害。但不論是何者,持續(xù)擴張的美國經濟,提供了聯(lián)準會執(zhí)行緊縮政策以嚴控通貨膨脹的最好支持,讓有序的升息無后顧之憂,也藉此緩解了美國雙赤字(預算赤字與經常帳赤字)形成的美元貶值壓力,中止了三年來的弱勢美元走勢。
如今情況改變了,油價的經濟破壞邊際效應是會隨著價格上升及期間拉長而走高的,美國經濟對高油價的可承受度已愈來愈低,卡特里娜造成的巨大破壞可能攻陷那道最后防線,打破美國經濟兼顧成長與穩(wěn)定的既有平衡,讓聯(lián)準會的升息之路不再那般順遂;尤其在聯(lián)準會主席格林斯班行將交棒之際,聯(lián)準會能否掌握好升息的火候,避免過猶不及,也正為各方所關切。畢竟,聯(lián)準會一年多來緩踩煞車的貨幣政策一旦逆轉,其對金融市場及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
此外,卡特里娜也可能再次凸顯美國雙赤字的失衡困境,甚至可能使情勢惡化。美國國會將核撥100億美元的重建經費,這絕對只是因應風災支出的一小部分,后續(xù)龐大的重建投入,恐將讓本已縮減不易的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經常帳赤字亦然,去年已創(chuàng)下6,65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續(xù)呈增勢,如今再添加重建需求及高油價等擴大進口的柴火,經常帳赤字可能再攀高峰。美國雙赤字導致的全球經濟失衡一直令經濟學界深以為憂,因其終將反映于經濟表現(xiàn)之上。因此,卡特里娜颶風雖已遠揚,但全球經濟難題才要開始呢。 (摘自臺灣《經濟日報》9月5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