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十一月十四日電(記者王林)九十三歲的王玉梅老奶奶坐在碧色寨火車站的長椅上,夕陽的余暉映照著她蒼老而慈祥的臉龐。她說,十五歲時就從遙遠的家鄉(xiāng)云南陸良縣嫁到這里,一晃,七十多年過去了。
碧色寨,一個美麗的地名,一個今天要拂去歷史塵埃才能感知它往昔輝煌的地方。十一月十三日,中法記者滇越鐵路采訪團一行三十多人來到這里。乍一看,位于云南蒙自縣草壩鎮(zhèn)的碧色寨實在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房屋低矮破舊,居民老氣橫秋。但當?shù)匚奈锕芾聿块T官員包震德卻說,碧色寨不可小覷。
包震德介紹稱,一九0三年,清朝政府與法國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法會訂滇越鐵路章程》,在法國人主持下,云南省會昆明至越南首府河內的滇越鐵路開始動工修建,這條中國西部的第一條米軌鐵路在穿越無數(shù)的高山河谷后,于一九一0年全線通車。從那時起的三十多年時間,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鐵路沿線第一大站的角色。等待運輸出國的大錫、皮毛和大米裝滿了倉庫,火車的汽笛聲,搬運工的號子聲晝夜不停,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臘人接踵而至,紛紛在這里開設洋行、酒樓、百貨公司、郵政局。每天有四十余對列車在此經停,拉人裝貨,洗車加水,熱鬧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錯落雜陳。其開放和繁華程度,在滇南一帶無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艷羨地將其稱作“小巴黎”。王玉梅老奶奶的回憶也是一個佐證。她說,自己那些年“見到了一生中最多的外國人,見到了燈光最亮的晚上!
在另一群老人斷斷續(xù)續(xù)地敘述中,記者得知,碧色寨車站被寫進歷史的一個轟動事件發(fā)生在一九一五年冬天。那年的最后幾天,當時,逃離袁世凱軟禁不久的蔡鍔將軍,從境外輾轉回到云南,乘坐列車途徑碧色寨時遇刺,但幸免于難。幾天后,蔡鍔通電討袁,宣告獨立,并組成護國軍。
抗日戰(zhàn)爭時,民國政府為防止日軍北上,下令拆除了碧色寨至中越邊境河口縣的這段鐵路,碧色寨由此元氣大傷。進入五十年代末,草壩至雨過鋪米軌支線建成,同時拆除碧色寨至蒙自的車軌,碧色寨車站的中轉功能自此衰退,一下子從特等車站淪為四等車站,昔日的繁華喧鬧成為絕響。
這天下午,因為是碧色寨歷史的見證者,正在陽光下閉目養(yǎng)神的王玉梅老奶奶受到一群不速之客的打擾。中外記者連珠炮似的提問讓她疲憊不堪,并有些厭煩。這個即將走過一個世紀的老人最終遷怒于不停拍照的攝影記者。她惱怒地稱,這些年城里人外國人又開始往這里跑,帶著照相機在村子里亂竄,照我們老人,照我們的老房子,可“不見有一張照片送回來!
黃昏中,當日白天的最后一輛列車在碧色寨短暫停留后,漸行漸遠。傍山而建的村子,老街擁擠不堪。許多人家的屋頂飄起了炊煙。勞作一天后的村民們在各自門口談論家長里短,親切而隨意。眾多的狗和偶見的牛默不作聲,各行其道。王玉梅老奶奶終于擺脫了記者們的糾纏,她邁動裹足后畸形的小腳,在不太整齊卻光滑異常的石板小徑上蹣跚回家。
除了因為現(xiàn)在每天只有兩三對列車經過而使人略感寂寞外,看不出四十歲的鐵路工人姜勇對他的工作和工作環(huán)境有什么抱怨。這位兩個女兒的父親沾沾自喜地說,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外地讀書。在工作之余,他和大他兩歲的妻子向周圍的人們出售他們制作的早點。他說,自己一生下來碧色寨就這樣。“這里本來就不是巴黎,本來就是鐵路邊的一個小村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