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面對巴以沖突如此沉重的話題,斯皮爾伯格沒有把它拍得沉悶呆板,相反,他拍成了一部充滿懸念的政治驚險片
文/王強
巴以沖突向來是個敏感話題,西方成名的藝術家一般避而不談,我知道的惟一例外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其小說《敲鼓的小姑娘》正面描寫巴以沖突,被譽為迄今為止最杰出的反恐小說。現(xiàn)在,斯皮爾伯格填補了電影界的這一空白。
作為全球電影界最著名的猶太導演,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慕尼黑》,討論復雜敏感的巴以沖突,自然引起世界媒體的關注。電影公映后,媒體反應強烈。有人批評他攻擊巴勒斯坦人,也有人指責他對以色列不友好。當然,大部分影評家對《慕尼黑》贊譽有加,有影評家稱它為一部“充滿勇氣和良知的電影”,認為這是斯皮爾伯格繼《辛德勒的名單》后最深刻的一部影片。
1972年9月,慕尼黑舉行奧運會時,8名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九月”的成員闖入奧運村,劫持了9名以色列運動員和教練。在隨后的營救活動中,以色列人質全部遇害,造成震驚世界的“慕尼黑慘案”。以色列政府隨即組織特別暗殺小組,逐個追殺清除與此事有關的巴勒斯坦人。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一片講述的就是以色列暗殺小組的復仇過程。
電影的主人公阿夫納(艾里克·巴納飾)曾經(jīng)是以色列總理戈爾達·梅厄的保鏢,現(xiàn)在是暗殺小組的負責人,他帶領另外4位特工在歐洲四處追殺11位巴勒斯坦人。影片通過阿夫納的心理轉變過程,對復仇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斯皮爾伯格在本片中表現(xiàn)出他以往影片中罕見的冷靜。他當然很熱愛以色列,影片中有一幕,阿夫納的母親提醒他為什么要成立以色列:“我們必須立國,只有建立了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在這世界上才有了立足之地!边@大概也是斯皮爾伯格的心聲。但是,這并不妨礙斯皮爾伯格質疑以色列的報復政策。在影片結束時,9位巴勒斯坦人被殺掉,但是,更危險的恐怖分子跟著出現(xiàn)了,恐怖活動愈演愈烈。以色列人的這種報復行為,究竟達到了什么目的呢?
影片有三次重要的談話。第一次是慕尼黑慘案發(fā)生后,當時的以色列女總理梅厄夫人與她的顧問們研究復仇問題,梅厄夫人最后總結說,每個文明社會出于需要,必須做一些與其價值觀相違背的事情,以色列必須以牙還牙,進行報復。第二次談話是在阿夫納與一個巴勒斯坦人之間展開的,那位巴勒斯坦人指出,巴勒斯坦人有權回家,并預言以色列最終會失敗。最后一次是影片快結束時,阿夫納與他的頂頭上司之間的對話,阿夫納提出了自己對整個事件的質疑。斯皮爾伯格通過這三次對話,引導觀眾對巴以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斯皮爾伯格當然知道,巴以問題不可能通過一部電影來解決,但是他向世人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他指出,這種血腥的復仇對沖突雙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種冤冤相報是沒有出路的,只會毒化雙方的心靈。
作為一位深諳電影藝術的導演,面對如此沉重的話題,斯皮爾伯格沒有把它拍得沉悶呆板,相反,他把《慕尼黑》拍成了一部充滿懸念的政治驚險片。影片對每次暗殺都有詳盡細致的描寫,而且每次都不相同。影片一掃當前好萊塢電影的夸張做作,其暗殺場面相當紀實,我們看到暗殺者和被殺者的痛苦和折磨,引發(fā)了我們的恐懼與憐憫。影片中有一場在巴黎的戲:暗殺小組鎖定了一個巴勒斯坦人,在他家的電話上安上了炸彈,只要對方一拿起電話,暗殺小組就可以引爆炸彈。沒有想到的是,那位巴勒斯坦人的小女兒突然闖入,拿起了電話。暗殺小組的成員立刻采取措施,避免誤殺小女孩。這一場戲通過平行剪切的手法,拍得驚心動魄,既寫實又富于象征意義,極具希區(qū)柯克的風格。
扮演男主人公的艾里克·巴納,曾經(jīng)在李安的《綠巨人》中擔綱主演,這次他扮演負責暗殺小組的以色列特工阿夫納,表演得相當出色。阿夫納是一個具有復雜性格的人物,他溫柔敏感,熱愛自己的家人和戰(zhàn)友;同時他做的是殘酷的暗殺工作,艾里克·巴納把人物的這種復雜演繹得層次分明,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