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友舫大學剛畢業(yè)的時候,家里就曾經想讓木友舫在北京買房,但當時被他拒絕了。
“家里出首付,自己負責月供”是木友舫家里當時提出的方案。據說這是時下里最流行的模式,甚至還被人衍生為非!6+1”模式(夫妻及雙方父母共六人供一套房)。但木友舫卻明確表示要租房子住。
木友舫的母親有著中國絕大多數家長的樸素觀念:租房要付月租,買房也要付月供,與其給他人付月租,不如給自己付月供,最后好歹還落個房子。
可木友舫倚仗著自己學了幾年的經濟學,很直接地指出了母親話里的錯誤:住房不僅是消費,也是投資,應當作為資產進行管理。買房是給自己,但首付需要不少錢,這些錢是有機會成本的,起碼損失了利息。而且住房資產還存在投資風險,房價跌了就虧了,就算落個房子說不定還是負資產。租房就沒這么多麻煩,沒有首付資金成本,也不承擔房屋的投資風險,多好啊。
木友舫的母親顯然沒太聽懂什么“消費”啊、“投資”啊、“機會成本”啊、“資產管理”啊什么的,不過兒子堅持不買,她也沒再堅持,只是一如既往地攢錢。其實木友舫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出口,就是想做到自食其力,畢竟買房子還是要靠父母的。
木友舫畢業(yè)的時候,北京二環(huán)附近的房價一般在7000到1萬元左右,三環(huán)附近位置不錯的樓盤則在5000元上下,但木友舫還是覺得貴,不太看好房地產市場,認為價格這么高,水分肯定大,遲早會掉下來的。當然,他當時也沒什么憑證,只是直覺地這么認為。
一天,木友舫坐下來細細算了算,三年來付出的租金已經有2.5萬元了。他感到有點心疼,又想起了買房,于是開始打聽起買房子的事。
但北京的房價已今非昔比了,當年七八千的房子早就突破一萬了,即使是四環(huán)附近由菜地改成的小區(qū),房價也漲到了八九千。木友舫有點犯傻了,那可是菜地啊,怎么也有人花那個價錢買,大家都這么有錢了?
木友舫的一個同學,為了結婚,買的就是在菜地上建成的房子,北四環(huán),房價8000元,80平方米左右,他們采取的就是非常“6+1”模式,每月月供3100,供20年。木友舫打算向他們取點經,來加強一下自己買房的信心。
“怎么想起買房了?”木友舫問。
“要結婚啊!彼麄兓卮稹
“結婚不能租房結嗎?”
“結婚怎么能租房結呢?”
“你覺得買房合算嗎?”木友舫接著問。
“呃,不太合算,有點貴!
木友舫拿出紙筆算了一下,首付19.2萬,按照目前的存款最高利息3.6%,每月的利息損失是近600元;加上月供3145元,他們兩人每月為房子的財務支出是3700多元,這還不算未來可能的利息調整。
“你這樣的房子要租的話多少錢?”
“大概是1500左右吧。”
木友舫這回真傻了,因為他腦中那些還沒忘干凈的經濟學理論告訴他,買房的月支出應當最大程度地接近同樣房子的租金才對,而不是兩倍的差距,難道他們對買房就這么有偏好?“那你怎么還買?”
“不買不行啊,你看房價一直漲,大家都在搶。而且……”
同學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來這個小區(qū)的好處,就像買房時售樓小姐告訴他們的一樣。
木友舫越來越糊涂了,因為在這個買房的過程中,看不到多少經濟學中反復提到的理性痕跡。他到他的大學老師那里去尋找答案。
買商品總是有目的的,買食品為了吃,買房子為了住。木友舫的老師說道,但有的時候,人們購買時會忽略甚至忘記商品的本來特質,而把其中的一些屬性放大,甚至變成了符號。就像你的同學,買房子的主要目的是結婚。
臨走時,老師送給木友舫一句話,“如果買房子,是因為你需要去住,而不是別的什么原因,就買吧!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勾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