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5日電 據新華網消息,剛剛過去的一周,最轟動的經濟新聞莫過于九部委出臺的《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wěn)定住房價格的意見》。這份文件提出了15條房地產調控細則,標志著國家針對當前房地產存在的問題,又啟動了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房價不落反漲 消費者“邊罵邊買”
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近幾年來大中城市飛速上漲的房價,已成為當前社會上的議論焦點。統(tǒng)計顯示,今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超過7%,其中3個城市超過10%。北京和環(huán)渤海、珠三角地區(qū)的一些中心城市的房價上漲,又尤為突出。北京四環(huán)路以內,基本上找不到每平方米7000元以下的商品房可買。上海市的熱點地段,每平方米房價在數萬元以上,早已不是什么希罕事。
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也是因為國家近年早已開始對房地產實施調控,卻效果不佳。中國樓市呈現出“調控迷局”:2003年時,人民銀行曾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yè)務管理的通知》(央行“121號文”),直指房地產泡沫,但在房地產商等聯合抵制下,央行“121號文”最終不了了之。2005年,國家又先后兩次頒布文件(兩個“國八條”),但在一些地方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不但沒得到解決,反而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出于現實需求和消費心理影響,雖然人們均指責房價過高,但卻是在“邊罵邊買”。一些熱點城市,在前幾次調控政策出臺后,房價不僅沒有回落,反而越發(fā)上漲;投機者也沒有受到遏制,除了過去的“溫州炒房團”,又新出現了大量購房的“煤老板”。有調查顯示,在2006年1月至4月,北京市有些樓盤價格竟然每平方米再度上漲1千至2千元。有些熱點城市,外來人員購房的比例超過了50%。因此,人們仍普遍關心本次調控政策的出臺,能否得到有效落實,能否切實穩(wěn)定房價。
調控新政具可操作性 落實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原則指導意見相比,本次“15條房地產調控細則”可謂極具可操作性,諸如“新審批樓盤,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fā)總面積的70%以上”“優(yōu)先保證中小戶型土地供應,不得低于年居住用地總量的70%”“5年內轉手交易需交納全額營業(yè)稅”等。
更令人矚目的是,與2005年建設部等七部委出臺的《關于做好穩(wěn)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相比,本次出臺政策的部門又增至“九部委”,新增加了“監(jiān)察部”和“統(tǒng)計局”!氨O(jiān)察部”的加入,大大增強了本次政策的執(zhí)行力。本次政策的落實情況將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的目標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的城市,要予以通報批評。而“統(tǒng)計局”的加入,則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房地產統(tǒng)計信息的透明度,強化房地產市場的信息發(fā)布機制。
新政策已自6月1日開始實施。從最新反饋的市場信息看,一些購房人群在觀望,二手房交易市場有降溫跡象。不過,政策落實如何?房地產走勢如何?仍有待觀察。實名制購房能否得到切實執(zhí)行,以90平方米為界的“兩種”商品房需求如何等諸多問題,現在還無法給予肯定回答。很多專家也表示,對房地產未來走勢看不清。
房產調控,茲事體大。據統(tǒng)計,2005年底房地產貸款達到3.07萬億元,房地產開發(fā)投資接近1.58萬億元,房地產業(yè)與57個產業(yè)存在著直接與間接聯系。住房貸款已是居民最主要的負債,住房占居民家庭財產比例接近了50%。
房地產業(yè)波及眾多產業(yè)環(huán)節(jié)和諸多社會人群。房地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可謂事關中國經濟向好發(fā)展,事關金融安全,事關百姓的滿意度。對本次房地產調控效果,人們拭目以待。(張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