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上是“轟轟烈烈”的上足賽,昨天落下帷幕。短短四五天,申花人似乎一直生活在尷尬之中。
被上海足壇名宿炮轟,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遭冷遇,球員受重傷,比賽內(nèi)容乏善可陳……申花的球迷想不通,一次邀請賽,怎么會讓申花尷尬至此?
看上足賽時,上海足壇的名宿王后軍、方紉秋等人,對申花表現(xiàn)不滿。認為“教練水平不夠”,認為“沒有技術含量”。比賽剛過一半,名宿們就抽身走人……
刊登這則新聞的,是滬上一家體育專業(yè)報紙。我一直在想,申花相關人士看到這則新聞后,會是什么反應呢,是勃然大怒、唉聲嘆氣、還是假裝沒看到?兩天過去了,申花陣營沒有反應。
就在名宿們拂袖而去后的1個小時,吳金貴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對球隊表現(xiàn)“感到滿意”,并認為申花“有機會擊敗曼城”。
王后軍、方紉秋懂不懂足球,這無須質(zhì)疑。吳金貴懂不懂足球,這也是無須質(zhì)疑的。那么,上海灘兩代足球教練,為什么對同樣的一場比賽,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
這次上足賽,主辦方賺了沒有?
昨晚得到的消息是,“情況不太好”,主要是票賣得不好。為什么呢?除去其他因素,申花隊的吸引力在下降,也是原因之一。賽事組織方負責人說過一句氣話:“下一次,索性邀請國家隊或國奧隊算了!
在上海比賽,申花是主隊,卻沒有“主隊”的感覺。在賽前新聞發(fā)布會上,金貴和杜威,備受冷落。在球場,托雷斯、孫繼海,是球迷們追逐的熱點。除了申花小將楊純剛受重傷外,申花人似乎沒享受過“頭條新聞”的待遇。
這是一種申花式的悲哀。有必要問上一句,當年“一戰(zhàn)傾城、萬人空巷”的申花隊,何以淪落至此?除了中國足球整體吸引力在下降,申花俱樂部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也讓球迷們心涼。
日本的鹿島鹿角隊,十分重視本次邀請賽。昨天4比3擊敗曼城隊,證明了他們的“誠意”。
可惜,觀看4比3這場比賽的球迷,很少。很多球迷,都等到申花與馬競隊比賽時,才入場看球。結(jié)果,錯過了一場精彩的比賽。
上足賽版本的“買櫝還珠”,不僅僅發(fā)生在球迷身上。
最近幾天,馬競留下了“親民”的印象;曼城依靠孫繼海,在上海打開了市場通道;鹿島鹿角為聯(lián)賽備戰(zhàn)。3支參賽隊各取所需,滿意而歸。唯獨一球沒進一分沒得的申花隊,收獲最少。
自家搭臺,別人唱戲,口口聲聲“學習、提高”,卻又應付差事一般敷衍了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買櫝還珠”?(晏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