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7日電 舉世矚目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27日上午正式開工建設。開工典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和江蘇省、山東省施工現(xiàn)場同時舉行。這標志著南水北調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據(jù)新華網報道,國家主席江澤民為工程開工發(fā)來賀信。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人民大會堂主會場宣布工程正式開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發(fā)表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市長劉淇出席開工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開工典禮,并宣讀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賀信。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南水北調正式立項的單項工程有三項,即東線一期工程的江蘇段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及山東段濟平干渠工程,中線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其中江蘇段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和山東段濟平干渠工程27日正式開工。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和中線第一期工程建成后,將使北方受水地區(qū)增加134億立方米供水能力。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和中線第一期工程主體工程投資1240億元,其中東線第一期工程靜態(tài)投資320億元,中線第一期工程投資920億元。
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緩解北方地區(qū)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實現(xiàn)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的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該工程被認為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實現(xiàn)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大舉措,并將有力地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
中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江蘇揚州開工
2002年12月27日15:58
中新社揚州十二月二十七日電(記者 楊艷)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一期工程的源頭工程——三陽河潼河寶應站工程在江蘇揚州寶應縣夏集鎮(zhèn)正式開工,這標志著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奏響了壯觀的前奏曲。
“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中國北方地區(qū)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總體布局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旨在緩解黃淮海流域、膠東地區(qū)和西北內陸河部分地區(qū)缺水問題,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fā)展需要。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相互聯(lián)通,逐步構成“四橫三縱”的水網格局。
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黃莉新在今天的開工儀式上介紹說,作為先期建設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共分三期十五年執(zhí)行,將導引長江水通過揚州江都抽水站和即將興建的寶應抽水站經一千一百五十六公里輸水主干線,送至天津及河北地區(qū)。工程總投資為六百五十億元人民幣。東線工程江蘇境內輸水干線長四百零四公里,主體工程總投資二百零三億元人民幣。
據(jù)了解,工程預計總投資近五千億元!澳纤闭{”中線工程初步擬定于二○○三年底開工,而西線工程將于二○一○年開始實施。整個工程規(guī)劃二○五○年全部完成,調水總規(guī)模為四百四十八億立方米。(完)
南水北調工程將建全新投融資機制 三個渠道籌集
2002年12月27日15:47
中新網12月27日電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和中線一期工程主體工程投資達1240億元。官方消息稱,工程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下建立全新的投融資機制。
水利部副部長張基堯說,經過多種方案分析,綜合考慮工程兼有防洪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效益,近期主體工程1240億元的建設資金擬通過中央預算內撥款、南水北調基金和銀行貸款三個渠道籌集。中央預算內撥款將安排248億元,占主體工程總投資的20%。通過提高現(xiàn)行城市水價建立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籌集434億元,占主體工程總投資的35%。利用銀行貸款558億元,占主體工程總投資的45%。
張基堯說,目前中國城市供水價格偏低,與用水戶可承受水價之間尚存在一定的上調空間,因此可以通過適當提高現(xiàn)狀受水區(qū)城市生活和工業(yè)水價,以水價附加的方式建立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籌集部分工程建設資金。鑒于籌集工程建設資金和建立基金方案的復雜性,國家有關部門將在下階段進一步做好分析測算,在與地方政府充分協(xié)商后確定合理方案,報國務院批準后執(zhí)行。
初步測算,東線干線山東省分水口門的平均水價約每立方米0.60元,中線黃河以南干線分水口門平均水價約每立方米0.20元,黃河以北干線分水口門平均水價約每立方米0.70元。
南水北調工程建立仿真系統(tǒng) 可先期研究水量水價
2002年12月27日15:31
中新網12月27日電 12月中旬,由中國航天二院系統(tǒng)試驗部研制的實用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大型工程仿真系統(tǒng)通過了專家組鑒定。
據(jù)中國航天報報道,該大型工程仿真系統(tǒng)由中國首次研制成功,包括水價、水質、調水量、輸水渠道等仿真分析系統(tǒng)和GTS、電子沙盤、視景系統(tǒng)。
報道稱,該仿真系統(tǒng)已被中國國家有關決策部門采用,在南水北調工程的水價、水污染和水量調度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研究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已在大型工程輔助決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為仿真技術在工程數(shù)字化建設、工程實施和管理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該系統(tǒng)復雜,技術難度大,具有創(chuàng)新性。在仿真系統(tǒng)和復雜大型水利工程項目的集成方面達到了中國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
南水北調工程簡介
總體布局:從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后,經過幾十年研究,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fā)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國大陸地勢形成三個階梯。
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個西北和華北,因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區(qū)和華北部分地區(qū)補水。
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長江中游及其支流漢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qū)。
東線工程位于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