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脫貧見聞:又見磨子溝
(中國減貧故事)太行山脫貧見聞:又見磨子溝
中新網石家莊11月13日電 題:太行山脫貧見聞:又見磨子溝
作者 魯達 李茜 郝燁 陳林
地處冀晉交接地帶、太行山中段東麓的磨子溝,夾在兩道山梁之間,如磨盤懸掛在太行山上?!坝忠娔プ訙稀保谴蹇谟氨谏系挠驼Z。
此間的太行山,山川競秀,層林盡染,枝頭掛滿黃燈籠的柿子樹點綴其間。村口廣場上,正曬著剛加工完的蘿卜條。這些過去為冬日解決蔬菜不足自備自用的菜干,如今也是進山游客的“搶手貨”。
這是記者又一次到訪。源起石家莊山區(qū)教育扶貧工程的采訪,自2012年起中新社記者開始關注這里。筆下,有數年前出行的騾車、見不到肉的大鍋菜,也有今年春節(jié)時的好酒好菜、平板液晶電視。
剛剛吃過午飯的梁三片,正在村里遛彎。中午“餾的饅頭、熱的菜”,讓他笑言現(xiàn)在“日子不賴”,守著大山也能過上好日子。
這或是“八百里太行”最深處村莊之一,周邊村子多以“溝”字命名。土地貧瘠稀少,過去多靠天吃飯。走出大山,過得溫飽富足,曾是許多磨子溝人打小的心愿。
回憶外出經歷,68歲的梁三片感慨頗多:很小就懂得“出山才有奔頭”,十幾歲走出大山“就盼著能填飽肚子”。下井挖過煤、開山放過炮,工作幾經變化,幾乎都是干苦力。
隨著年齡增大,梁三片漸漸感到體力不支。年近不惑時,為照顧家中老人,并未攢下錢的他,無奈重回磨子溝。
村里年輕人爭相往外走,外面女人不愿嫁進來,磨子溝也成了附近有名“光棍村”。后山廟相傳靈驗,很長時間一代代磨子溝人默默許下過上好日子的心愿,但虔誠祈福并未帶來生活的富足。
梁三片父親年輕時,曾下山當過鐵匠,后因戰(zhàn)亂等原因被迫回山。大山兩頭,一邊有夢想,一邊是鄉(xiāng)關。這種仿佛宿命式的輪回,在他們父子心中始有不甘。
數年前,中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這個曾被認為當地最偏僻、最落后的地方,也正在發(fā)生著變化。對磨子溝開展定點幫扶的民建石家莊市機關三支部,協(xié)助村里打造了特色民宿“梁家大院”。這是村里“新地標”,也全村人相聚的大食堂和精神家園。村里烏雞和黑山羊等特色養(yǎng)殖及旅游,讓村民不再僅靠種田吃飯。
作為“見過世面”的磨子溝人,梁三片感慨自己比父親幸運,年輕時賣苦力也沒實現(xiàn)奔富夢,“現(xiàn)在老了,倒是天天吃上了大米、白面,真是趕上了好時候。”他現(xiàn)在相信,守著窮山也能過上好日子。
革命老區(qū)平山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近年,當地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fā)起“總攻”,2017年實現(xiàn)脫貧“摘帽”,2019年消除絕對貧困。平山所在的河北省,截至2019年底,歷史上首次消除了區(qū)域性整體貧困。
曾外出搞過建筑的梁懷民,在走出大山多年后又獨自回到磨子溝。如今已57歲的他養(yǎng)雞、種菜、承包果樹……此間勞作,已不再只為養(yǎng)家糊口。
“想吃什么,自己摘?!贝蹇诎撞说馗赊r活的梁懷民搓了搓手中的泥土,憨厚地笑著說。一旁田埂上,堆放著前段時間起蘿卜剩下的蘿卜纓子。
重新過上山里日子的梁懷民說,孩子們現(xiàn)在都已在山下成家,這里山好、水好,早已不愁溫飽的他喜歡待在這里。
在他看來,現(xiàn)在村民生活變好了,溫飽早已不愁。溝里人吃飽穿暖很知足,從心底感謝國家的政策好。田間勞作之余,還會自發(fā)進行護林防火,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過去由于道路難走,深藏在大山中的磨子溝鮮有人知。如今,這個距離中國革命圣地西柏坡約50公里的小山村,隨著旅游等產業(yè)的發(fā)展、道路的修建,漸漸有了知名度,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劉改枝老人欣喜看到,曾經不愿回村的孫子,經常帶著朋友來。從磨子溝走出去的大學生梁平云,也準備考駕照。她打算畢業(yè)后回村發(fā)展,她說,這里有她的家和根。
如今,磨子溝常住人口僅剩9戶14人,平均年齡70歲。相比一些村莊,今天這里或許還沒那么富裕,如何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因病等原因返貧,也成了當地干部民眾依然要努力的事情。
村里人常說,從貧窮落后到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來之不易,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他們很知足,也很感恩。閑聊間,他們的眼神常會望向山下,期待著進山的新客人。(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6日 10:53:32
- 2025年01月06日 10:24:17
- 2025年01月06日 07:59:57
- 2025年01月06日 07:32:22
- 2025年01月06日 07:18:57
- 2025年01月05日 19:41:19
- 2025年01月03日 14:53:00
- 2025年01月03日 09:58:20
- 2025年01月03日 09:12:43
- 2025年01月03日 07: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