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企業(yè)做“加法”容易,給政府做“減法”很難,調整收入分配是一場改革硬仗,硬就硬在這里。政府自身并不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卻在全社會里唯一掌握利益分配的杠桿。切蛋糕時給自己留多一點,分給老百姓的就會少一點;要在留給自己的部分再切一刀,更是難上加難
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慣性的思路是“加法”,如提高退休金和低保人員補貼、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大社會保障的投入等等;更進一步的是在體制機制上做文章,推動勞資工資集體協商等等。“加法”幾乎年年在做,但收入分配格局仍未見改觀,證明“加法”必不可少,卻并不足夠。
全國人大財經委就收入分配格局問題正展開密集調研,調研結論之一是建議減輕競爭性行業(yè)企業(yè)稅負,騰出空間給員工增加工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近也提議探索新思路,包括對提高職工工資的困難企業(yè)減免企業(yè)所得稅、增值稅、營業(yè)稅,來促進實現員工工資的正常增長(6月2日《羊城晚報》)。這是突破慣性思路的“減法”,也是打破現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利器。
收入分配失衡,是當今中國最嚴重失衡;究其原因,在于“利潤侵蝕工資”和“財富向政府傾斜”。利潤之所以侵蝕工資,一方面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解釋,以什么形式加入生產就以什么形式加入分配,資本投入越大,所得收入比重也越大;另一方面是壟斷企業(yè)賺取超額利潤,擠壓了一般競爭性行業(yè)的利潤,也侵蝕了這些行業(yè)的工資。財富之所以向政府傾斜,一方面是現行稅制對企業(yè)和個人來說都稅負過重,導致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國內生產總值、企業(yè)利潤和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大量非稅收入沒有納入財政預算內管理,“土地財政”等預算外收入不僅滋生腐敗,也使國民財富不規(guī)范地流向各級政府。
現行的收入分配體制,有所謂“三個集中”:從社會和政府的角度看,財富向政府集中;從勞方和資方的角度看,財富向資方集中;從競爭性行業(yè)和壟斷性行業(yè)的角度看,財富向壟斷性行業(yè)集中。以壟斷行業(yè)基本由國有企業(yè)占據的現實來看,調整收入分配的關鍵正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其中扭轉“財富向政府傾斜”更是關鍵的關鍵。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有些行業(yè)由于壟斷性比較強,勞動力工資相對較高;而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充分競爭的行業(yè),由于利潤比較薄,稅負比較重,使得這些企業(yè)給勞動者的工資比較低。因此調研的結論之一是應對充分競爭行業(yè)的企業(yè)降低稅負,讓出空間,使這些企業(yè)提高勞動力價格。
給企業(yè)做“加法”容易,給政府做“減法”很難,調整收入分配是一場改革硬仗,硬就硬在這里。政府自身并不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卻在全社會里唯一掌握利益分配的杠桿。切蛋糕時給自己留多一點,分給老百姓的就會少一點;要在留給自己的部分再切一刀,更是難上加難———無論是利息稅的調減,還是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甚至打破行政性壟斷,都反復印證了這一點。
國家發(fā)改委社會發(fā)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認為:“收入分配問題,早一些時間解決可能沒有實力,太晚時間解決可能錯失很多機會,導致問題積重難返,現在解決這個問題正是時候!逼鋵,問題已經是到了不解決不行的時候,不厲行減稅,讓富于民,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科學發(fā)展、和諧社會等等都無從談起。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必然涉及一系列權力和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安排,必然是困難重重;但這也是繞不開、躲不掉的改革攻堅戰(zhàn)。如今上有壓力,下有動力,最迫切的是拿出改革的決心和魄力。(伊 歌)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