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稀有姓氏”報道反響強烈,很多讀者打來熱線,其中就有這么“偏姓一家人”:
丈夫姓胥,妻子姓擺,丈母娘姓典
專家說,胥姓是晉大夫胥臣的后代;擺姓是回族中的一個姓;典姓雖少,祖上可都是官爺
30多歲的胥先生第一個打進電話,他說自己姓胥,妻子姓擺,丈母娘姓典,母親姓鐘,全家都是罕見姓。
佀(si)先生更是為自己的姓發(fā)愁。很多時候,名字打不出來,他身份證上的姓就是手寫上的。駕駛證上,他的姓被打成了“侶”。
商報記者 盧艷艷
姓氏故事·偏姓一家人
他姓胥,妻子姓擺,丈母娘姓典,母親姓鐘
昨天,商報以《我姓“耍”,常被!窞轭},報道了許多市民因姓氏稀有鬧出不少笑話后,很多市民紛紛打來熱線,講述自己身邊稀有姓的故事,胥先生第一個打來熱線。
“我姓胥,妻子姓擺,丈母娘姓典,母親姓鐘,全是罕見姓!彼χf,過去,打傳呼機時,他給別人發(fā)自己的名字,怎么都打不出來,無奈,他發(fā)個拼音過去了事。或者去銀行,銀行工作人員打半天,也找不到這個字。他只能手寫自己的姓。
長大后,他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一問她的姓,胥先生嚇了一跳,妻子姓擺。更為驚奇的是,丈母娘姓典。他告訴妻子,自己的母親姓鐘。
“不會吧,咱家的姓都這么偏!眱蓚人覺得太意外了。
很多人都對他們說,“你們倆的姓都太偏了,應該在一起”。
專家解讀
胥姓是晉大夫胥臣的后代
我省著名姓氏研究專家、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長謝鈞祥: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中的一個字為姓,世代相傳姓胥!肮糯帐嫌幸試鵀樾,以郡為姓,或者以人的名字為姓,有很多種形式。”
還有說法是,胥姓由上古國名而來。五帝之前,有個國叫華胥國,位于今陜西藍田縣。胥之得姓始此。
胥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97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萬分之一點四。
擺姓是回族中的一個姓
謝鈞祥:擺姓是回族中的姓,早期于唐天寶元年(742年)進入中國,在長安任掌教的西域回部人擺都。
及至元代,在至元二十九年,有一位叫擺言太的將領。擺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
典姓古代都是當官的
謝鈞祥:典姓的說法也有好幾種。其一,源于少典氏。太昊娶少典氏,她的后代中世襲封地的人,襲用了典姓。
第二種說法是以官職為姓。古代當“典籍”官的人,用此為姓。
這種情況也是姓氏產(chǎn)生的一種。比如,籍姓的產(chǎn)生就是類似的道理。晉國有個公族在朝廷里面專門負責管理晉國典籍的事情。因?qū)W問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為姓氏,稱為籍氏。
據(jù)史料記載,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之間,典姓這個大家族在開封發(fā)展得最為旺盛。
姓氏故事·佀(si)
身份證上的姓靠手寫
駕駛證上干脆打成“侶”
張先生一個朋友,姓佀。佀先生是山東人,在鄭州上班。
初次見面,張先生聽佀先生解釋了半天,沒聽明白對方說啥。
最后,佀先生臉都漲紅了,“叫我老四得了”。
最讓張先生捧腹的是,他偶然一次機會,看到了佀先生的身份證。
身份證上,佀先生的名字是打出來的,姓卻是手寫的。
他的駕駛證上,姓干脆打成了“侶”。
“我能怎么樣,這個姓這么怪!泵看握劶白约旱男,佀先生都顯得很無奈。
張先生對朋友的姓也特好奇,他一回家,就去查了字典。
可字典上,并沒有解釋這個姓是怎么來的,蘊含怎樣的含義。
專家解讀
改自似姓,和魏孝文帝有親戚關系
謝鈞祥:這個姓其實是鮮卑族的一個姓,說起來有很長的歷史淵源。
魏孝文帝崇尚漢文化,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后,令族人改復姓為單姓。似姓就是在此時更改的,似姓改自似先。
后來,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個姓逐漸演變成了“佀”。
現(xiàn)在,其族人多數(shù)居住在山東鄆城和河南。
姓氏故事·道
爺爺?shù)臓敔斦f,他們是趙匡胤后人避禍改姓
道先生是中原區(qū)人,在國棉五廠附近上班。
1960年,道先生的爺爺快要過世時,他叫道先生等人到他的床前,公開了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是,“我們原來姓趙,是趙匡胤的后人,因為趙家沒落后,怕被滅九族,因此改為道姓!
這個說法,是爺爺?shù)臓敔攤飨聛淼,一家人代代相傳?/p>
到底對不對?道先生不知道。
他不知道,經(jīng)歷過相同命運的道家人,在哪些地方還分布有。
“如果有的話,我們可以尋親聚在一起。”他說。
專家解讀
以國為姓,并非趙匡胤的后代
謝鈞祥:道這個姓,是以國名為姓氏。
西周時期,一個諸侯國為道國,位于現(xiàn)河南省確山縣。
史籍《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春秋時期,道、黃等淮汝間的小國,因懼怕楚國而聯(lián)合起來,依附于強齊。齊桓公死后,齊國內(nèi)亂勢弱,楚國則乘機北擴,控制了淮汝間地區(qū)。
楚國曾一度將道國遷到荊地,后又將其遷回原地復國。道國最終為楚國所兼并,后來道國的國民子孫就以原國號為姓氏,稱道氏。
道先生所說的他們是趙匡胤的后代,是因怕被滅九族避禍改姓,這個說法沒依據(jù)。
在古代,一個朝代被推翻時,后一個朝代為表示對前代的尊重,都會封舊王朝的人一定的官位,并不會誅滅九族。這是我國歷個朝代默認的規(guī)則。比如,三國歸晉時,蜀國皇帝劉禪也被封位。
姓氏故事·炊(cuan)
明明是炊事員的“炊”,為啥念(cuan)
徐先生有個同事姓炊,剛認識時,徐先生喊他老炊(chui)。
可每次,徐先生叫好幾遍,朋友才轉回頭,“你叫我?”
“嗯,我叫你啊!毙煜壬f。
“哈哈,我姓炊(cuan)。”同事笑著說。
這讓徐先生糊涂了,那個字明明是炊事員的“炊”,怎么會念(cuan)。
那天上班,他變得六神無主,滿腦子都搞不明白背后是啥原因。
回到家,他也查了字典。
在字典上,他沒發(fā)現(xiàn)(cuan)這個音。
“這是咋回事兒?”徐先生搞不明白了。
專家解讀
這個姓的老祖宗是炊母神
謝鈞祥:這個姓,有兩種讀法,一個是(chui),一個是(cuan)。
史料記載,這個姓讀(chui)時:源于職業(yè),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敬祀之炊母神,屬于以宗教信仰為氏。
炊母神,就是在古代氏族部落中為族人們做飯的女性,是她使大家有可口的飯菜食用,人們稱之“炊母之神”。“炊母神”受族人崇敬和景仰。后有人以炊母神為姓氏,稱炊氏,讀音作chui。
讀(cuan)時,其實就是昨天商報報道的爨(cuan)姓的簡筆。
這個姓出自周王朝時期爨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爨官,為西周時期在宮廷內(nèi)為王室成員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專職掌管炊火。 在古文中,“爨”即“炊”,因此亦有簡筆為炊氏者,讀音仍作cuān。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爨氏家族,始顯于蜀漢時期,強盛于晉朝時期,直至唐朝天寶五年被南詔蒙氏所滅,前后大約輝煌了有700年,創(chuàng)造了聞名于世的爨文化。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