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紅樓夢》在北京臺播出了,依然是惡評一片,幾乎看不到正面的肯定評論。對該劇的批評集中在幾個地方:讓人“暈機”的快進、《藍地球》一般的畫外音、愚忠于曹雪芹原著、鬼魅一般的氣氛。我感覺,這部戲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難看,尤其第八集之后,可能會比前面好一些。但那幾條致命的缺陷,讓新《紅樓夢》注定要敗了。
但我有些心生疑竇,李少紅有這么差嗎?《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的水準我們都了解,氣氛鬼魅這是李少紅的特色,新《紅樓夢》也沒能免俗,但像幻影般的快進、喋喋不休的畫外音,這兩種嚴重違反電視規(guī)律的方式,連我這種業(yè)余電視觀眾都產(chǎn)生排斥反應,李少紅難道就不知道避免嗎?
9月6日《北京青年報》對李少紅的采訪解答了我部分疑惑,但又增加了更多不解。在那篇報道中,李少紅隱隱約約地吐露了委屈,道出了不為外界所知的事實。如快鏡頭,是因為很多鋪墊“根據(jù)紅學家的意見是應該保留的,而50集的篇幅根本無法容納,只能用快進交代。”“原來拍過賈珍在門口多偷聽一回談話,紅學家都說小說沒有,不行。”
在采訪的最后,李少紅說,“無論是內容還是藝術手段,我到開播前一刻都是在作斗爭的。遇到重大沖突,我的個性也是堅持。我在學術上尊重他們,但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他們應該尊重我。這一點我很堅持。到最后一分鐘也不可能失去立場。這種爭斗如果若干年后你們還感興趣,再講給你們聽!
從這些話里有話里,李少紅仿佛有很多話沒有說,不能說還是不敢說?這部戲關紅學家什么事?為什么紅學家說不行就不行?紅學家在戲里扮演了什么角色?看電視劇末尾的字幕,新《紅樓夢》的顧問有一長串名字,其中有馮其庸、楊偉光、李準這樣熟悉的,也有從沒聽說過的。據(jù)說那三位是掛名的,真正負責的是另外三位。他們就是紅學家顧問們吧,他們都“顧”些什么呢?
帶著疑問,我訪問了深度介入新《紅樓夢》的人,了解到一些事情,這些情況對新《紅樓夢》的命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比如,這個劇是被歸入一個什么重點項目的,也不知通過什么渠道,中國紅學會擁有了對這個劇目的決定權,而且權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李少紅說過,之前是有一個劇本的,但紅學家說不忠實于原著,給否決了。這說明他們是有劇本否決權的。劇本要讓紅學家審核,他們不通過就不給蓋章,不蓋章就沒法開拍。
紅學家對這部劇的影響力就是這么大。為何那么多快進?是因為很多鏡頭紅學家不讓省略,但篇幅有限只好快進。畫外音是劇拍成之后,紅學家讓補加的,因為要忠于原著。
最終,在忠實于原著的口號下,電視劇對書本亦步亦趨,不能越雷池一步,成了書本《紅樓夢》的視聽版。有兩集我甚至根本沒看,只聽畫外音就了解全部劇情,但是,難道這是一部廣播劇嗎?
我非常好奇的,這一次紅學會為什么這樣牛?以前紅學家喜歡內部抬杠,為一個書里某個細節(jié)爭得不可開交,倒也無傷大雅,但當他們真正地“顧問”了新《紅樓夢》,并且擁有了權力之后,這個問題就嚴重了。87版《紅樓夢》也有紅學家當顧問,但他們并沒有這樣?那一版對原著的改動挺大,也沒見老紅學家們有否決的權力。
我并非為李少紅開脫責任,新《紅樓夢》沒拍好,導演當然是第一責任人,但當她被捆住了手腳,她怎么來承擔責任?誰享有了權力,誰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新《紅樓夢》沒拍好,公眾批評很多,一個上億的項目不是個小事,投資人、導演、演員被觀眾和網(wǎng)友批評不斷,在幕后施加影響力的中國紅學會和紅學家們,你們又該怎樣回應觀眾的疑問呢?
我想問管事的紅學家,我了解的這些屬實嗎?
潘采夫(北京 專欄作家)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