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發(fā)現(xiàn)的曹操墓遺物真?zhèn)谓庾x
編者按:曹操墓的發(fā)現(xiàn)無疑成為2009歲末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學術事件。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對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被發(fā)現(xiàn),但從那時起便不斷遭到質疑。根據(jù)有關媒體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表示,有關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陽”證據(jù)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在還沒有直接證據(jù)的情況下公布相關消息,有悖學術研究的嚴肅精神。隨之很多學者專家均表示了質疑和擔憂。
孰是孰非現(xiàn)在尚未蓋棺定論,從學術角度來說,需要更有力的證據(jù)和深入研究。本刊刊發(fā)魏晉文學專家、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教授黃震云的文章,也使讀者能夠看到更多的意見。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歷來受到人們關注。傳說曹操吸取漢代墓地普遍被盜的教訓,宣言自己薄葬,還為自己的墓地設立了72疑冢。唐宋筆記中就記載有很多傳聞,或言這是曹操在忽悠,或傳有人在水中發(fā)現(xiàn)曹操墓地,內設滾刀,隨水流運轉,因此人不能近。近年來坊間一直傳言或者說醞釀給曹操墓一個說法。中新網(wǎng)2009年12月29日電“發(fā)現(xiàn)曹操墓”的消息日前經(jīng)媒體發(fā)布后,引發(fā)各界高度關注,認為是20世紀以來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地方和媒體認定曹操墓的依據(jù)主要有六方面:
一、規(guī)模:墓葬規(guī)模巨大,與曹操的魏王身份相稱。
二、年代:墓葬出土遺物具有漢魏特征,年代相符。
三、位置:位置與出土魯潛墓志等記載完全一致。
四、裝飾:曹操主張薄葬,墓內裝飾簡單盡顯樸實。
五、文物:出土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
六、遺骨:墓室發(fā)現(xiàn)男性遺骨與曹操終年66歲相近。
六條證據(jù)中,第六條不是直接證據(jù),不能說男性尸骨年紀相近就一定是曹操。第三條位置說,也并不確切,報道中已經(jīng)說明彼此記載差異很大,同時魯潛的墓志也未必就是真實的記錄。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的四條證據(jù),規(guī)模、年代、出土文物(含裝飾)等,很能說明所謂曹操墓遺物真?zhèn)巍?/p>
墓地出土(或從盜墓賊處繳獲)的石牌和石枕,有關方面認為是根本性的確證。圖一中有兩塊石牌寫著魏武王大戟,這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我們看到的是石牌不是武器戟本身。牌子是說明實物的,如何根據(jù)牌子證明這就是曹操的墓地呢?牌子上面寫著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表明這是在說明商品的名稱,而不是說這是曹操的遺物。再看圖二計21枚牌子,這些牌子上面都有孔,以作懸掛用,上面寫的多是物品名數(shù),如胡粉二斤、黃豆二升之類。如果把這些看成是遺物陪葬,那就不免奇怪了。因此這些所謂遺物應該是陳列的商品招牌,那么這幾間陰室要么是做過倉庫,要么就是堆放過商品。而這些牌子只是為了說明記錄這些貨物用的。從稱呼上看,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后賜九錫,進爵為“魏王”,死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名稱倒是不錯,但石枕形貌不是生活中可以適用的物品,應該出自偽造。從物品所刻字體看,刻工水平很差,所以只能是來自民間藝人所作,因為從盜墓人手中獲取,也不排除盜墓人游戲之作。
至于曹操用什么武器,正史中沒有明確記載,小說中雖然有說明,但那是小說。相關的材料有《三國志》“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之說,北宋蘇軾說是“橫槊賦詩”,說明劍和槊他都用過。并沒有什么格虎之戟一說,格虎亦是不經(jīng)之談,如此夸張應該是為了推銷商品。
墓葬中出現(xiàn)的遺物還有畫像石(圖三),畫像石是與厚葬密切相關的一種現(xiàn)象。這樣的圖像在漢代并不少見,內容為垓下之戰(zhàn)。
圖四是山東嘉祥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山東嘉祥的漢代畫像石內容為垓下之戰(zhàn)。畫面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項羽問路,老農(nóng)詒曰向左,結果項羽陷大澤中。第二層是在長堤上,長堤就是垓下,項羽將手下分成四隊,向四方。最下層是烏江亭長駕駛船請項羽上船,項羽背過身,不肯回江東。洛陽曹操墓出現(xiàn)的這塊石頭顯然是正中間的一部分,這種畫不會是孤立的,說明這個石頭是從別處抬來的。
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大量的漢代畫像來看,幾乎和精美的墓室相一致,就是說漢畫像是厚葬的產(chǎn)物。從現(xiàn)在已經(jīng)拍攝的曹操墓看,設施形制根本沒有王侯氣派,至多也就是一個太守墓地的水準。無論是刻工水準還是文物級別,都不像官宦富貴氣派,很可能就是一個普通的大戶墓地,出土的東西又都不是墓葬原件。
從上述我們看出,這個墓葬不是曹操墓,一些文物也不是這個墓原有之物。本來就是這樣一個古墓,也值得一看,但把墓主人定位曹操,轟動一時,其最終效果未必好。近年來考古學界常有一些發(fā)現(xiàn),被媒體渲染后呈現(xiàn)奇跡,我們認為還是審慎為好。譬如說多鑒定幾次,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有些地方領導還喜歡強行定位定性,那更沒有必要。像陶人儀仗,秦俑出土后用兵馬俑這樣的名字,然后各地把類似的東西都定位為兵馬俑,就顯得不確當了。
黃震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