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5月18日電(林永傳 郭斌)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兩部十七世紀荷蘭古籍“首展發(fā)布會”。
此次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首次向公眾展示的兩本十七世紀荷蘭古籍為《被貽誤的福爾摩沙》、《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jié)出訪大清帝國記聞》。
據了解,這兩本荷蘭古籍目前存世量稀少,其中《被貽誤的福爾摩沙》一書在臺灣僅存兩本。此次閩臺緣博物館收藏的這兩本荷蘭古籍均為閩臺緣博物館與臺灣學者、收藏家秦風先生合作,經過不懈努力從海外輾轉搜集到的原版古籍。是中國大陸博物館中僅有的兩本。
《被貽誤的福爾摩沙》一書于1675年出版,作者揆一(Frederick Coyett)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最后一任行政長官及據臺的荷軍最高指揮官,此書詳細記錄了荷蘭人據臺的活動,并以親身經歷,敘述荷蘭軍隊與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時交戰(zhàn)的過程,為難得的第一手歷史文獻資料。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jié)出訪大清帝國記聞》一書于1670年出版,達帕(Dapper.Olfert)著。記錄親歷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jié)出訪中國包括在福建沿海的見聞。書后附有《荷蘭人統(tǒng)治下臺灣》一文,記錄了臺灣的地理、歷史、物產、風土民情及重要歷史事件。因此,該書也是研究16、17世紀臺灣歷史極為重要的文獻資料。
這兩本十七世紀荷文古籍記載當時荷蘭人在臺灣的親歷,兩本書中均配有精美的銅板雕刻畫,詳盡展示16、17世紀臺灣及大陸的宗教、地理、人文、動植物等眾多方面的內容,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這兩本古籍將作為閩臺緣博物館的珍貴展品,長期陳列在《閩臺緣》主題館“隸屬與共”部分,采取實物陳列、圖文介紹與電子觸摸屏翻閱相結合的方式供觀眾觀賞。(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巫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