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房產(chǎn)新聞 |
時近年底,各地廉租房建設的消息頻繁見諸報端,大體令人喜憂參半——本報近日陸續(xù)刊發(fā)的“廉租房深度調(diào)查系列報道”表明,在全國不少地方,這項關(guān)涉低收入群眾安身立命的政策,仍然難以真正落實下去,面臨著眾多待解的課題。
廉租房建設,并不是新鮮話題,但奇怪的是,最近來自不少地方的消息中,多包含這樣的內(nèi)容——某地“首批廉租房開工建設”、“首批申請者開始選房”,抑或是“首個項目開始入住”……這些報道幾乎讓人產(chǎn)生一種錯覺:廉租房作為一種“新事物”,其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低收入百姓實現(xiàn)“住有所居”的夢想指日可待。而實事求是地說,這正是不少地方廉租房建設進展緩慢、剛剛起步的證明,甚至在一些地方,廉租房建設可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此,新華社日前發(fā)表電文呼吁:保障房建設不能再“慢吞吞”了。
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布調(diào)研報告稱,按照國家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今年全國需投入資金1676億元,但截至8月底僅完成投資394.9億元,完成率為23.6%。作為保障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廉租房的建設情況更加嚴峻——中國社科院日前發(fā)布報告稱,廉租房建設緩慢,保障范圍小,資金缺口大,遠遠沒有滿足“十一五”期間每年近500億元的廉租房資金需求。
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逻@項惠民工程身處窘境?一個是資金,一個是理念。
由于建設廉租房一次性投入大,通過租金回收成本慢,這對于低收入居民多、財政緊張的地區(qū),難免會產(chǎn)生較大資金壓力。如報道稱,甘肅省按照計劃,每年要拿出近七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投入廉租房建設,遠遠超出實際承受能力,有關(guān)部門無奈承認,目前仍未形成一套解決地方配套資金的方案。內(nèi)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因財政緊張,無力匹配建設資金,去年底申請的4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設項目被全部砍掉,導致今年無廉租房建設項目,然而,作為低收入居民較多的老城區(qū),該區(qū)恰恰需要大量的廉租房。
無力匹配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尚且可以理解,而那些財力相對充足、卻不肯投入廉租房建設的地方,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尤其是不少地區(qū)形成商品房市場開發(fā)與保障房建設“冰火兩重天”局面,土地出讓市場一片紅火,“地王”頻現(xiàn),卻不肯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金,作為廉租房建設資金的來源。還有的地方政府過分依賴中央財政,只想著伸手要錢,而不愿將其花在“沒有利益、費心費力”的廉租房建設上。
因此,廉租房建設若要順利推進,必須雙管齊下,解決資金與理念問題,并作為制度固化下來。
對于資金問題,不少地區(qū)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如用公積金建設保障房、嘗試“租售并舉”回籠資金等,建立長效的支持機制。除此,還可考慮建立保障性住房基金,廣泛接納社會捐助等。
而對于理念問題,僅僅是中央三令五申、調(diào)研批評、鞭打催促,并非長久之計,有關(guān)部門應加大跟蹤督察力度,實行行政問責制度,將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列入地方主要領導的政績考核內(nèi)容,凡是落實不力的要予以問責,等等。
如此,既讓地方政府“有米下鍋”,又肯廣施百姓,才有望切實加快廉租房建設進程。 (本報評論員 程莉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