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欧美在线另类A∨_日本一本久道视频_人禽杂交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午夜激情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金融頻道

浮虧高至4成 中信銀行QDII兌付難題

2010年08月30日 09:35 來源:經濟觀察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8月25日,中信銀行緊急向QDII理財計劃的投資者發(fā)布公告,為即將到期兌付的 “中信理財之代客境外理財2號(人民幣款、美元款)”(下稱“理財2號”)產品提供另一種選擇。

  而這些投資者手中的這只QDII,其成績是平均虧損了3成多。

  本報獲悉,未來幾個月里,中信銀行還有3只QDII基金將進入兌付期,運作3年后,這些基金從目前看有1-4成浮虧。

  “近年來,國內銀行、基金多數(shù)QDII產品面臨不小的虧損,兌付損失的時刻總是最艱難的。對于中信銀行而言,如何既讓客戶認賠,又能留住他們的心是一種考驗!币晃簧虡I(yè)銀行零售部人士稱。

  浮虧難題

  上述理財2號產品是中信銀行2007年9月發(fā)行的,于今年9月20日到期清算。

  像大多數(shù)2007年發(fā)售的QDII產品一樣,在經歷了金融海嘯后,這款理財產品收益難如人意。截至今年8月12日,這款投資標的為“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的理財產品以人民幣認購的凈值為0.6168,而以美元認購的凈值為0.6831,平均虧損在3成以上,而其凈值過去曾虧損在50%以上。

  “由于產品出現(xiàn)虧損,購買這份產品的客戶可以選擇展期,繼續(xù)將資金交給中信銀行打理,我們會努力把凈值做平。”一位中信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本報。

  “對于銀行的客戶經理而言,認可虧損恐怕并不容易。也曾有銀行出現(xiàn)過有客戶去鬧的情況,對此,領導要求我們一定要積極應對,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畢竟是我們的產品讓人家賠了錢!鄙鲜隹蛻艚浝矸Q,“目前,法律允許的做法就是客戶繼續(xù)把錢委托給銀行,銀行努力將凈值做平,甚至盈利。不過,這筆投資同樣面臨風險!

  按照中信銀行的辦法,投資者可以選擇在8月25日-9月16日清算之前到購買產品的分行辦理展期。展期后該理財產品依然是每月可贖回,不過銀行不再收取包括贖回、產品管理、展期等費用,只收取0.15%/年的托管費用。

  而根據(jù)協(xié)議,如果展期產品凈值達到1.05以上時,管理人就有權提前終止該產品。

  本報了解到,年內中信銀行還有3只QDII基金將進入清算期,運作3年后,這些基金目前來看面臨1-4成浮虧。

  根據(jù)8月份的清算報告,損失最小的中信銀行代客境外理財3號 (掛鉤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人民幣檔的凈值為0.7755,美元檔的凈值為0.8585;而掛鉤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的境外代客理財4號產品浮虧嚴重,其中人民幣檔的凈值為0.5682,美元檔凈值為0.6229,浮虧將近4成。

  有接近中信銀行人士透露,這四款產品清算涉及數(shù)千投資者。

  前車之鑒

  自從2006年6月30日首批銀行代客境外理財資格獲批以來,國內銀行和基金QDII多數(shù)令人失望,正收益者寥寥。

  一位商業(yè)銀行人士告訴本報,QDII的集體落敗,除了金融危機致市場下跌外,金融機構缺乏控制風險的結構設計也是重要因素。他分析,不少產品直接掛鉤國外某個基金產品,沒有倉位調整和結構性安全設計,“這種QDII的風險很大,一旦掛鉤產品大跌,凈值就會飛流直下!

  例如“霸菱香港(中國)基金”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持續(xù)大跌,與之掛鉤的民生銀行一款QDII觸碰到50%的止損線,被動清盤;與之掛鉤的中信銀行的2號和4號境外代客理財產品時至今日虧損仍未能填平。

  一位接近銀監(jiān)會人士稱,這些產品設計太過簡單甚至照搬境外投資品,沒有提供任何甄選和對沖風險措施。一方面,這些商業(yè)銀行對與他們產品掛鉤的基金風格的了解有限,談不上優(yōu)中選優(yōu);而另一方面,投資地域大部分僅限于香港市場,難以分散風險。

  2008年以后,不少商業(yè)銀行暫停新發(fā)QDII。2009年底,基金系QDII在時隔一年零五個月之后重新出發(fā)。

  今年1月,花旗、渣打和工行各推出了一款QDII產品,主要投資于指數(shù)、基金和債券等,整體風格趨于保守。

  8月23,券商系QDII產品——國泰君安“君富香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開始發(fā)行。

  不過,一位商業(yè)銀行客戶經理稱,QDII很難賣,不少客戶吃過虧根本就不買賬,“要想贏得客戶的信心還是要靠業(yè)績來說話!(記者 程志云)

參與互動(0)
【編輯:曹文萱】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