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美元持續(xù)貶值的大背景下,不少經濟體被迫采取措施干預外匯市場,遏制本幣過快升值,一時間有關“貨幣戰(zhàn)”的言論甚囂塵上。
到底什么是“貨幣戰(zhàn)”?誰在挑起“貨幣戰(zhàn)”?“貨幣戰(zhàn)”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中國在“貨幣戰(zhàn)”中應警惕什么?“貨幣戰(zhàn)”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在紛繁復雜的各種聲音背后,一些本質問題迫切需要明確的解答。
疑問一:什么是“貨幣戰(zhàn)”
迄今為止,尚沒有人對“貨幣戰(zhàn)”下一個權威的、令人信服的定義。
按照傳統(tǒng)理解,“貨幣戰(zhàn)”是指一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利用貨幣和匯率政策,從經濟上打擊競爭對手、掠奪別國財富。
因此,“貨幣戰(zhàn)”從本質上講,具有強烈的預謀性、目的性和破壞性,是“經濟戰(zhàn)”的一種形式,也是國與國之間矛盾斗爭激烈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但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意義上的“貨幣戰(zhàn)”,目前只處于猜測、傳言階段,尚無明確證據顯示,世界各國正在從事這樣一場損人不利己的“自殺式行動”。
實際上,結合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貨幣戰(zhàn)”的含義要簡單、明確得多,其大致可以理解為: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由于面臨內部經濟困境,為刺激出口、增加就業(yè),競相采取措施,人為壓低本幣匯率。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采取這種以鄰為壑的貨幣和匯率政策,勢必加劇各國間的利益沖突,最終將破壞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其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可以與“戰(zhàn)爭”相提并論。
雖然近期各國在貨幣和匯率政策上的對立和矛盾有所增多,但必須看到,這一局面還遠遠稱不上“戰(zhàn)爭”。西方媒體反復炒作“貨幣戰(zhàn)”,實際上夸大了各國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分歧,增加了國際社會的緊張情緒。
疑問二:誰在制造“戰(zhàn)爭”氣氛
從表面看,這一輪“貨幣戰(zhàn)”起因主要源于中美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端升級。此外,日本政府在日元持續(xù)升值后直接干預匯市,以及巴西、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體紛紛采取措施遏制本幣對美元過快升值的勢頭,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這一輪“貨幣戰(zhàn)”的真正起因應歸于美國。第一,美國一些政客迫于國內政治壓力,再一次挑起并激化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端,使人民幣匯率問題看似處于當前“貨幣戰(zhàn)”的漩渦中心。
眼下,美國經濟復蘇勢頭遲滯,國內就業(yè)壓力居高不下,經濟問題已成為11月份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主要議題。不少美國政客都有將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美國經濟困境“替罪羊”的政治沖動。
這些人在國際社會散播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貨幣戰(zhàn)”的緊張氣氛。
第二,這一輪“貨幣戰(zhàn)”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巨量“印鈔”。面臨經濟困境,美聯(lián)儲長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同時以購買金融資產的方式,向金融系統(tǒng)投入大量美元流動性,這一過程也被形象地稱為美聯(lián)儲“開動印鈔機”。美聯(lián)儲這一政策直接導致美元貶值預期加大,同時也導致大量美元投機資金進入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進行套利。
結果是,從韓國到巴西,從泰國到新加坡,全球許多經濟體都感到本幣對美元升值的強大壓力。美元貶值帶動其他貨幣升值,對這些經濟體出口甚至金融安全與穩(wěn)定,都構成了挑戰(zhàn)。這些經濟體反過來被迫采取措施,干預外匯市場,壓低本幣匯率,最終形成了看似“貨幣戰(zhàn)”的局面。
關鍵問題在于:在一些美國政客眼里,美聯(lián)儲通過“印鈔”壓低美元匯率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而其他經濟體為維護本國經濟和金融安全而壓低本幣匯率則是“非法的”。這是一種明顯的“雙重標準”。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