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在這部影片中,方顯出燕京大學畢業(yè)生的本色。他把一個雖走南闖北卻書生氣十足,好像對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況渾然不知,思想和感情總處于游移之中的知識分子刻畫得入木三分。有人后來回憶孫道臨,他是一個很“貴族化”的藝術家。孫道臨最喜歡的顏色是白色,最愛的是白色的皮鞋、白色的褲子,穿上這些行頭他看起來非常儒雅。他還愛聽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愛聽西洋樂,愛吃西餐。在圈內,他還有一個“孫大雨”的外號,那是因他在拍《家》時,在戲里老哭,“像下雨似的”。這些或許正是孫道臨與肖澗秋的內在相通之處。
然而,這樣的味道顯然與當時的社會潮流不符。盡管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曾親自動筆在劇本上改動了一百多處,但影片完成后審查時,仍被當局痛批。劇組被通知,一個鏡頭不要改,要把這部片子原封不動拿到全國公演,供批判用。《早春二月》于是以這種方式,在全國空前地傳播開來。
隨著影片的上演,盡管全國各大報紙每到星期天都有整版批判《早春二月》的文章,但孫道臨的明星地位由此確立。據說,那時有成批的情書寄給孫道臨,許多女影迷們守在上影廠門口為一睹他的豐采;而男影迷們,則紛紛以身著灰色長衫,披上一條豆綠色的 “肖式圍巾”為時髦。
時代的一頁翻過
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百業(yè)陷于中斷。等到上世紀70年代末撥亂反正,電影事業(yè)開始復興時,年過五旬的孫道臨開始從表演向導演過渡,推出《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雷雨》《非常大總統(tǒng)》等影片,在80歲那年,還導演了傳記電影《詹天佑》。但是中國的電影史已經翻過新的一頁,文革后,影壇上已經是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等“第五代導演”在呼風喚雨;90年代,中國電影商業(yè)浪潮的興起,更讓孫道臨這一代人不能適應。
一位孫道臨的身邊人回憶說:晚年的孫道臨曾和張瑞芳、秦怡等老藝術家去外地參加某演出活動。組委會先將他們安排在包間休息,又讓他們趕緊挪地方,換到大廳。孫道臨當時調侃了一句,什么重量級的人物來了,對我們這個態(tài)度啊。后來得知是因為趙薇、劉德華等晚到的明星沒地方休息。結果他還是很知趣地、靜靜走開了,但其實心靈上遭受了很大打擊。
在1962年的時候,孫道臨身居文化部評出的“全國22大影星”行列,他的照片被懸掛在各大電影院的觀眾休息廳中。這22位影星是:崔嵬、謝添、趙丹、張平、于洋、于藍、謝芳、陳強、孫道臨、白楊、張瑞芳、秦怡、上官云珠、王丹鳳、祝希娟、李亞林、龐學勤、張圓、金迪、王心剛、田華、王曉棠。
雖然那個時代的明星,也有粉絲擁躉的追隨捧場,但是在那個時代,明星們沒有出場費,沒有天文數字的額外片酬,他們和全國其他行業(yè)的職工一樣,每月只拿不足百元的工資。在那個物質匱乏而強調理想和奉獻的年代,他們把拍戲看作是“任務”。
如今,那個年代已經逝去,那個時代的明星們,離世者也過半數。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