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6月3日電《香港商報》6月3日發(fā)表經濟點評文章說,當災區(qū)人民在艱苦度日時,國人特別是干部官員,都應多盡綿力以分擔其痛苦。節(jié)約既能顯示團結一致同甘共苦之心,也可為加快重建多作貢獻。同時,還可趁機糾正政府內耗費公幣講排場,和民間浮夸的大手消費等不正之風,重新弘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近年隨經濟旺盛,生活水平提高,喚起了奢華型及攀比型消費的歪風,確已到了要煞車之時。
文章摘錄如下:
汶川大地震的救災工作,已由救死扶危轉入善后的臨時安置災民階段。同時,中央又已為下一步的重建工作做準備,使救災能竟全功。但這不只是簡單的復原,還要建立更安全的居住環(huán)境,和更高效的地方經濟,任務十分艱巨。
重建工作必須由政府主導,包括做全盤規(guī)劃,安排財力、物力及人力的投入。日前國務院會議已為此訂下了初步方案,其中重點包括:
一、由中央財政撥款成立災后重建基金,今年撥入700億元,明后年亦將繼續(xù)撥入。
二、成立包括發(fā)改委及其它部門的重建規(guī)劃單位,以便開展有關計劃工作,從而爭取早日動工。
三、在全國開展支持災區(qū)的全民節(jié)約活動。政府要作示范,各級黨政機關及國有單位要減少會議、差旅及公交車使用;中央機關的今年辦公費預算都要減少半成。
為重建以財政開支作為基本投入實責無旁貸,在此基礎上可以:
一、安排具體項目,并分別優(yōu)先次序啟動工程。
二、安排配套的人力、物力投入。
三、吸引其它社會資金及力量參與以加快復原:以中央財力為核心,慈善團體可配合參與工作,國內外企業(yè)也可考慮到災區(qū)投資創(chuàng)業(yè)。
財政投入雖很必要,但大量支出也會受到一些制約,如導致財赤出現或財赤擴大,并由此引起擠出效應:公共開支搶占了私營部門的發(fā)展資源。幸而目前中國并無此類問題:現有財赤是虛的,如去年財政扣除超支后有凈超收4000億元,大可扭赤為盈,只是中央為擴大再分配而未有這樣做。此外,社會上資金充裕,故絕不會有擠壓效應,必要時央行只要停止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沖銷動作,便可釋出以千億計的資金。從整體經濟看,亦是可承受重建重擔。若以投入5000億元計,只為GDP約2%,且預計會分開五年進行,年度負擔只屬輕微。
因此,中央提出要實行節(jié)約救災,并非基于財政或經濟需要。在財政方面,中央機關減支5%省下的數十億元,對抵銷重建支出乃杯水車薪。但此舉雖實際意義不大,卻體現了量入為出的審慎理財原則,及負責任的施政態(tài)度。
以宏觀經濟看,重建增加了總需求,可能會造成需求過剩,并引致過熱及通脹上升,故有人建議要加強宏調收緊。但這實全無必要,原因如下:
一、如上述,總需求即使有所增加亦甚輕微,無足掛齒。
二、一直以來,宏調已收得很緊,甚至偏緊,故不應再加強。
三、中國生產力龐大,且外儲備甚豐,隨時可大量入口短缺產品以應付需求上升,不會搶高物價。
四、由于美國不景氣已影響到中國出口,在外需轉弱下內需增強,正好作為補償。
節(jié)約救災,從經濟管理角度看,可成為由調整需求結構來抑制總量增加的措施:節(jié)約減低一般需求,便騰出了資源來滿足重建所需。但如上述并無總量調控之必要,故結構調整的主要意義在其它方面。
首先是改善社會政治風尚。當災區(qū)人民在艱苦度日時,國人特別是干部官員,都應多盡綿力以分擔其痛苦。節(jié)約既能顯示團結一致同甘共苦之心,也可為加快重建多作貢獻。同時,還可趁機糾正政府內耗費公幣講排場,和民間浮夸的大手消費等不正之風,重新弘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近年隨經濟旺盛,生活水平提高,喚起了奢華型及攀比型消費的歪風,確已到了要煞車之時。
其次,多年來官方及主流經濟界一直鼓吹“消費疲軟”,和投資過猛抑壓消費等不當觀點,也到了急須糾正之時。從理論上看,這種重消費輕投資的策略與初級發(fā)展階段的歷史時期不符,在大災之前更顯得荒謬。從實際情況看,自去年起,消費已成了最大的GDP增長動力,零售額急升更反映了超前消費的出現;如4月份大升22%,明顯超過GDP增幅。中央正好趁重建需要調整政策,由重消費轉重投資,從而優(yōu)化內需結構。
總之,節(jié)約救災有深遠意義,應立即出臺具體推行措施。除中央機關外,還應引導民間節(jié)約,方法之一是擴大消費稅稅基,由此向富有階層抽取更多稅收以用于救災。(凌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