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法關(guān)系陷入低谷之時,一位中國闊綽游客被爆近日在巴黎買了4.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5萬元)的葡萄酒。法國各主流媒體將此視為重大新聞,一通炒作,還給這位中國游客戴上“拒絕抵制法貨”的“桂冠”。
被說成“拒絕抵制法貨”
2008年12月24日,一位中國人在巴黎戴高樂機場的免稅店買了4.6萬歐元的葡萄酒,這頓時成了法國媒體眼中的重大新聞。第二天,法國各大主流媒體:法新社、《巴黎人報》、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法國電視一臺都騰出重要版面報道此事,有的媒體還給這位中國游客戴上“拒絕抵制法貨”的帽子。
消息傳出后,中國國內(nèi)網(wǎng)友反應不一:有人認為這名“狂購”的中國游客“買”回了中國人的尊嚴,給陷入經(jīng)濟窘境的法國人難堪;有人則認為這名中國游客出了丑,不愛國,在中法關(guān)系冷淡的當下不但不抵制法國貨,反倒去支持。
美國《僑報》評論文章《中國人何時不再擺闊?》也認為,應將此事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孩子們,“等中國人不再無端擺闊了,才是世人真正對中國人刮目相看的時候”。
但更多的人認為,不管這名中國人買葡萄酒做何用:自己享用?受親朋之托?買回去送禮?還是收藏(因為名貴葡萄酒有投資、保值的用途)?外人在不知道其購物動機的情況下,先是將其定性為富豪,然后再斥其“擺闊”或贊其“愛國”,顯然都不夠慎重。
但筆者在這里只想探討一下法國媒體為何大肆炒作此事。
開始玩“購物政治化”
巴黎是全球著名的時裝和奢侈品之都,富豪在巴黎一擲千金并不新鮮,法國民眾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法國媒體對這種事一向是懶得動眼皮,更不會將其放在頭版頭條的重要位置進行報道。因此,法國媒體此舉顯然另有原因。
筆者認為,2008年法國媒體已經(jīng)玩了“奧運政治化”和“人權(quán)政治化”,這次又開始玩“購物政治化”了。
2008年,由于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一意孤行,會見達賴喇嘛,讓一向良好的中法關(guān)系頓時降溫,中國國內(nèi)抵制法國貨的呼聲也因此高漲。這對法國產(chǎn)業(yè)界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對法國民眾來說也是強烈的心理沖擊。
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客買了高價的法國產(chǎn)品(奢侈品),也難怪法國媒體會如獲至寶。記者分析,法國媒體可能是期盼此“寶”有如下“神效”:
一是以此說明中國人抵制法國貨的呼聲只不過是個姿態(tài),“光說不練”,法國民眾大可不必當真;二是以此表達媒體對政府的支持,證明薩科齊此前做得對,不僅捍衛(wèi)了法國的意識形態(tài),也無損法國的實際利益;三是激發(fā)法國人的自豪感,借此顯示法國產(chǎn)品的魅力是不可阻擋的,是超越國家利益的;四是以此為例,提振經(jīng)濟危機中法國低迷的人氣和士氣。即便中法關(guān)系冷淡,中國游客還能大力拉動法國內(nèi)需,更何況其他國家的游客?
法國媒體侵犯人權(quán)?
作為一名旅法華人,筆者有如下感慨:
首先,由于中法關(guān)系在2008年比較緊張,來自中國的游客減少、法國奢侈品銷量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
法國媒體對此絕口不提,反倒刻意營造虛假的“購銷兩旺”景象,這恐怕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其次,法國媒體還暴露出其為政府服務的本質(zhì)。在購物者動機不明的情況下,法國媒體就給這名中國游客戴上“拒絕抵制法貨”的帽子,萬一該游客并無此意,這樣的報道不就失去客觀性了嗎?
最后,法國一向自詡尊重人權(quán),但法國媒體事先未征得該中國游客的同意,就曝光其購物行為,這是否有侵犯隱私之嫌?(宋魯鄭)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