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6日電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著名民法學家王家福在《光明日報》上撰文稱,物權是保障人的基本的生存和發(fā)展的人權,沒有物權就沒有人的最基本的體面的生活,就沒有人權。物權法是為國計民生構建法制基礎的最根本法律,沒有這個法律,我們的國計民生是得不到保障的。
文章稱,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講所有制,不講所有權,沒有物權法。結果造成我們的國家長期處于財富匱乏的狀態(tài)。改革開放這些年來,中國最大、最深刻的變革之一就是我們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物權制度,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規(guī)定了財產所有權與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寫的就是物權。從那以后,包括城鎮(zhèn)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管理法等等,都有關于物權制度的規(guī)定。
盡管不完善,但是就是這樣的物權制度,仍然在20多年中發(fā)揮了中國的13億人創(chuàng)造財富、愛護財富和積累財富的作用。這些年里,中國還是同樣的天、同樣的地、同樣的人,為什么能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原因與物權制度的基本建立有關系。
王家福在文章中說,我想,物權法的制訂有幾大意義:第一,維護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此外,物權是人民體面生活的物質基礎,物權法保護的是老百姓的私有財產,是使老百姓過體面的、富裕的生活的法律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私有財產,沒有物權法的保護,這個人的生活是非常拮據的,是難以想象的。我想,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是人民有豐富財產的國家。鄧小平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人民沒有財產,像我們過去多少年那樣的財富匱乏的貧窮日子,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所以,物權是保障人的基本的生存和發(fā)展的人權,沒有物權就沒有人的最基本的體面的生活,就沒有人權。
王家福在文章中強調,所以,我認為物權法是為國計民生構建法制基礎的最根本法律,沒有這個法律,我們的國計民生是得不到保障的。所以,我呼吁一定要充分認識制定物權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物權法是民之大幸、民之大福,是給國家造福,給人民造福。
文章還表示,有人說物權法草案是抄襲資產階級的民法,這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說法,F在的物權法草案,反映了中國的實際,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反映了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反映和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什么這樣說?第一,沒有哪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民法典的物權篇規(guī)定了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又規(guī)定得如此具體。第二,也沒有任何國家有這樣的規(guī)定,在肯定自然資源公有的前提下,同時也規(guī)定了像土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宅基地經營權。土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宅基地經營權規(guī)定使這些自然資源能夠得到最好、最有效的運用,為人民造福,也使所有的權利人的權利有了長期的保障,從而更好地調動億萬群眾創(chuàng)造財富、積累財富、愛護財富的積極性。
文章稱,所以,這樣一部好的物權法草案,我們希望在即將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順利通過,使中國有一個中國特色的、具有時代光輝的物權法,來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促進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也促進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