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館陳列著一枚六面密印(又稱六面內章)。六面密印為木質印,印的6面均刻有花紋,其中5面花紋相似,另有1面雖四周有花紋,但中間是空的。這是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中浙南游擊區(qū)用于秘密聯絡的一種印信。
1935年9月,紅軍挺進師政委劉英(曾任紅7軍團政治部主任)派專人呈送密印至泰南區(qū),同時附有一封該密印使用方法的說明。
泰南區(qū)黨委、政府,二位同志:本日我交本隊伍手六面內章一顆,付爾區(qū)要急應用,內有空面填名字一個,不是大急不要用空面。用別面,即有蘇干隊到區(qū);有空面印到,即有大隊伍來,此印不可失落。如有白匪進功(攻),加蓋空面印,到,無論何處,有大隊伍來的。切切為要。專此順達祝爾平安。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日第七軍團劉英親付
一面密印雖然很小,但卻反映出當時斗爭環(huán)境的艱苦和殘酷,更體現了紅軍指揮員高超的斗爭策略和指揮藝術。
遵義會議后,中央指示蘇區(qū)中央分局,命閩浙贛省委立即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突圍出來的部隊為基礎,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長期活動。1935年2月,挺進師正式成立,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委,當時“人數五百三十八,長槍四百四十五條,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八挺”,所肩負的主要任務是:深入浙江,開展游擊戰(zhàn)爭,吸引和打擊敵人,策應主力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配合友軍行動,保衛(wèi)閩浙贛蘇區(qū);在浙江發(fā)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蘇維埃革命根據地。
當時浙江是國民黨統(tǒng)治的心腹地區(qū),沒有紅色根據地作依托。因此,挺進師深入到白區(qū)和敵人長期作戰(zhàn)是危險而復雜的。然而挺進師卻不畏艱險,運用靈活巧妙的游擊戰(zhàn)術,如“打回馬槍”、“8字形”、“6字形”、“電光形”、“長蛇形”、“分進合宿”、“奇襲夜襲”等,有效地打擊了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清剿”,占領了許多市鎮(zhèn)和縣城,開辟了新的游擊根據地。
密印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為取得斗爭的勝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35年9月21日,敵人進攻泰南區(qū),泰南區(qū)便使用密印發(fā)出了緊急調令。
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三連第六隊調到泰南區(qū)希馬上到達
緊急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調令中“霞”、“鼎”、“泰”分別指霞浦(福建境內)、福鼎(今屬福建省福鼎市)、泰順(浙江境內)。調令上蓋著紋面印,并加蓋空面印,說明情況緊急。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3連第6隊接到調令后,馬上趕赴泰南區(qū),參加反“清剿”斗爭。
六面密印既是一枚進行秘密聯絡的印信,又見證了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艱苦的斗爭。(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