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成本太低,得到的好處太多”
動機不外乎名與利
“這只是冰山一角。”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盛希貴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新聞照片造假的案例可謂層出不窮。他認為,“濫用數(shù)字技術(shù),追求影像完美,用于騙取名利”是假新聞照片的共性,而造成新聞照片造假泛濫的主因是“造假者急功近利、評獎標準有誤區(qū)”。
他解釋說,由于電腦技術(shù)發(fā)展很快,使得新聞照片造假越來越簡單,另外,新聞攝影不同于藝術(shù)攝影,它是一種殘缺美,以突出信息為主,而在評選過程中,部分評委過于追求畫面的完美,相對忽視了新聞照片的基本要求是真實性。這種評價中的誤區(qū)是造成新聞照片造假行為泛濫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現(xiàn)代媒體的競爭愈發(fā)激烈,為吸引讀者,部分媒體主動對新聞照片進行造假,以求得更為“真實”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媒體之間的競爭也加重了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袄娴尿(qū)動是最為根本的原因,有了利益驅(qū)動,媒體將利用一切手段迎合‘讀圖時代’的要求,使得虛假新聞照片屢禁不止”,許林舉例說,“比如,照片獲獎后,工資、職稱、地位都隨之提高。造假成本太低,而得到的好處太多。所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造假者死不認賬,主管方無所作為,結(jié)果多不了了之’的局面!彼J為,這次藏羚羊假照事件的處理是一個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展江也表示,媒體不自律,追懲不嚴厲,是造成目前假新聞照片泛濫的根本原因。
“通過制度建設修正功利之心”
建立公開嚴肅的處理機制
“新聞攝影打假是個系統(tǒng)工程,”盛希貴認為,“新聞攝影圈里的功利之心,需要通過制度建設加以修正;新聞攝影隊伍混雜和參差不齊,只有加強新聞攝影教育和培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許林也認為,要杜絕新聞照片造假,進行制度建設迫在眉睫。他表示,要建立“問責制”、“不良記錄制”等,提高造假成本,降低打假成本。
他進一步解釋說,一旦編輯記者犯了這方面的職業(yè)道德錯誤,所屬媒體的總編輯、社長應負相應責任,“在藏羚羊假照事件的處理上,當事人劉為強被解職,其工作單位《大慶晚報》的總編辭職,就是一個很好的范本!绷硗猓瑢τ讷@獎作品,建議在第一時間進行真實性檢查,一旦有問題,就立刻取消其入圍資格甚至獲獎資格。還要將造假者納入不良記錄名單之中,進行懲戒。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賀延光也表示,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就要馬上公開嚴肅處理。這種機制應該盡快建立起來,對今后的評選很有好處。
對于新聞攝影教育,盛希貴表示了一定的擔心。他認為,目前國內(nèi)的新聞攝影教育不斷萎縮,有相當一部分攝影記者的新聞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不高,他們過于強調(diào)畫面的美感,而不重視新聞的真實性與信息量。他強調(diào),“教育界要重視起來,采取相應措施,培養(yǎng)出一批具備高素質(zhì)、高水平、懂新聞的新聞攝影人才,從根本上解決新聞照片的造假現(xiàn)象。”(記者 楊暄)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