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導致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全部被毀。5月22日震后第十天,中共北川縣委、北川縣人民政府臨時辦事處在毗鄰的安縣安昌鎮(zhèn)掛牌辦公,前來辦事的災民絡繹不絕。 中新社發(fā) 肖青 攝
|
5月17日,震后第五天,一個獨立的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成立。在特殊時期,這個臨時政府需要面對的棘手處境是,行政系統(tǒng)完全崩潰,人心極度渙散,大量請求支援工作急需開展。
怎樣的政府形態(tài),才能渡過這一難關?
北川縣便提供了這樣一個臨時政府樣本。用縣委書記宋明的話說就是“堅持民主集中制,但是更集中一點”。
他們認為,災后局勢需要一個高效政府,只有那樣,政府才能迅速安撫人心,恢復規(guī)則,開展重建。
宋明穿著一件救援部隊送的迷彩汗衫,表情嚴峻,自從地震發(fā)生后,這名北川縣委書記變得更像位軍人。他說,“地震災害發(fā)生的同時,就是戰(zhàn)斗號令的吹響!
不只是宋明,還有那些在北川臨時辦事處上班的公務員,一個個都像剛從戰(zhàn)場上下來。
趙侯杰右臂打著石膏,纏著繃帶,掛在脖子上,進進出出;熊浩右膝受傷,抱著一堆材料,走路一拐一瘸;失蹤人員登記處,一位男子衣衫襤褸,左眼眶還有一大塊瘀青沒有消退,半睜著眼伏在桌子上登記失蹤人員……
地震發(fā)生時,北川縣委縣政府的大樓連同這個縣城的數百名干部同時被毀滅。13000多居民喪生,北川的行政系統(tǒng)頃刻間崩潰。
地震發(fā)生后,宋明領導著幸存的干部,以“戰(zhàn)時政府”的高效,迅速重構行政系統(tǒng),引導災民返鄉(xiāng)生產自救。
【組建指揮部】
“幸存干部全上前線”
指揮部核心人員由9名常委構成,晚上十一二點開會,早上6:30就要執(zhí)行
北川縣的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擂鼓鎮(zhèn),縣委書記宋明連日來坐鎮(zhèn)其中,指揮救災,F在他回想起地震的慘烈,眼睛還會濕潤。
5月12日,他去成都參加省十七大精神學習培訓班。下午2點左右,車子駛出縣城,車身突然劇烈顛簸,山上巨石翻滾。
“地震!”宋明立即撥打電話。通訊全斷。他聯系不上縣城,也聯系不上市里,宋明令司機掉頭回城。
經過北川中學,眼前一片慘烈場景,學校三棟教學樓垮塌,1000多個學生被埋。幸存的老師認出縣委書記,哭喊著圍了過來。
宋明把所有能行動的人分成三組,分別在三棟倒塌教學樓處救人;并安排8路人馬到綿陽報告,“北川遭受特大地震,請求火速增援!
一個多小時后,縣長經 大忠?guī)е?0多個干部爬上北川中學。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縣委禮堂主持召開大會。
此后宋明得知,縣委縣政府大樓已全部被毀,縣廣播電視局大樓倒塌,電信損壞,整個行政系統(tǒng)癱瘓。
北川中學的操場上,一個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被搭建起來。
宋明確定北川中學、縣城為兩大重點搜救區(qū),并命令,除重傷外,凡是幸存的黨員干部,不許退后,都必須回到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參加戰(zhàn)斗。
次日,北川縣的臨時指揮部被合并到綿陽市抗震救災北川前線指揮部。
“但為了在特殊時期加強領導,最大限度整合力量,”宋明等官員決定成立縣里的抗震救災指揮部。
5月17日,北川縣委縣政府發(fā)出北委震災第1號文件。這個獨立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北川縣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縣委的9名常委構成“臨時政府”掌握權力核心。由于特殊時期,常委們分布各處,交通不便,很難開一次完整的常委會。一位縣領導說,許多事情“還是書記說了算”。
王理效說,截至5月31日,北川指揮部在帳篷中召開了6次縣委常委會。
“我們都是利用晚上十一二點開會,早上6:30就要執(zhí)行,工作非常忙,必須講究效率”,宋明說,在常委會趨于“集中”的同時,他也在放權!拔覀儗Ω刹靠傮w上授權,要求少請示,少匯報,多干事”,他說。
縣委副書記蒲方方介紹,簽字程序和以往也有不同,比如抗震救災中的一些信息處理,人員安排,物資分配,“我直接就簽字了,過去都要書記簽,我哪里敢簽”。
【分編8個救災小組】
“下發(fā)文件一天完成”
以往最快要三五天,非重大問題,書記將意見直接交由組織部出方案
北川臨時政府完全改變過去的行政方式,它變得更迅速有效,文件下發(fā),快如閃電。
宋明說,過去發(fā)一個文件,先要秘書起草,再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然后由常委們討論,報縣委副書記,簽字,再報縣委書記,“最快也需要三五天”。
“現在,文件當天就可以發(fā)下去!彼蚊髡f,如果是比較重大的事項,他會打電話和其他的常委交換意見。若不是,他會將意見直接交由組織部出方案。
指揮部成立當日,就下發(fā)一個2號文件,確立救災方案。
北川下轄20個鄉(xiāng)鎮(zhèn),當時都失去聯系。指揮部將其分成5個片區(qū),由5位縣級領導帶領兩三人進鎮(zhèn)。宋明下了死命令,“爬也要爬進去”。
宋明說,只有收集了鄉(xiāng)鎮(zhèn)災情,才能及時引導救災部隊進入。
指揮部還把從廢墟中跑出來的黨員干部編成人力資源調度、衛(wèi)生防疫、救災物資管理、安全維穩(wěn)等8個小組。
“幸存的人力全部打散,由人力資源小組統(tǒng)一調配,工作完全以救災為中心!彼蚊髡f。
隨著救災工作重心的轉移,工作組的結構還可以適時調整。
北川人大副主任李春壽原先負責“機動應急組”。在“項目爭取組”成立后,李春壽又被調去任組長,開始研究抗震救災政策,提出救災重建的重點項目計劃,協(xié)調爭取上級和各界的援助、支持。
當中央確定山東省對口支援北川縣后,李春壽負責的項目爭取組變身為對口支援聯絡組。他的工作就變成了落實對口支援方案。
如今,指揮部下的工作組已增至12個,新增了恢復建設組,社會事業(yè)組等。組織部部長王理效說,這意味著恢復重建工作變得愈來愈重。
【強化戰(zhàn)時紀律】
鄉(xiāng)黨委書記瀆職被免
作出免職決定的常委會,9名常委4人到場,按照常規(guī)不符合組織原則。王理效電話征求其他常委意見獲認可
指揮部成立次日,3號文件出臺。這是一份特殊的機關干部管理制度。
該制度把全縣干部上班時間提早到早上7:30,并且重新定義了請假制度。規(guī)定,請假必須經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或者各小組組長批準,人力資源組備案。
“我理解,地震就是一場戰(zhàn)爭,抗震救災就和指揮戰(zhàn)爭一樣,需要戰(zhàn)爭時期的一些特殊紀律和決策方式”,宋明說。北川在這段非常時期采取軍事化管理,“對不服從工作安排,失職瀆職的,給予嚴肅處理”。
5月23日,片口鄉(xiāng)黨委書記被免職。
這位書記的愛人在地震中被埋,母親遇難,兒子也受重傷,被轉到重慶治療。他安排好救災工作后,放心不下兒子,沒有請假就去了重慶,返回北川縣城時也沒有報告片口鄉(xiāng)受災情況。
王理效說,“那兩天我們非常著急,想了種種辦法也沒有聯系到他。他的擅自脫崗影響很壞,縣委決定召開常委會處理他!
常委會上出現了不同意見。王理效說,有的常委認為,北川大部分干部都有親人遇難,這位書記家里親人損傷嚴重,于情可諒,能否處理輕一點,或者另外安排一個適當的職位。
“但是主要領導認為大災面前應該嚴明紀律,”王理效說,現在這位書記被調到曲山鎮(zhèn)做一般干部。
此次常委會,9名常委中只有4人到場,按照常規(guī)不符合組織原則。王理效說,他給每位出差在外的常委打電話征求了意見,獲得了認可。
5月26日,指揮部下發(fā)的10號文件再次強調北川的戰(zhàn)時紀律。要求:
●施行每日報告制度,縣級領導每日向縣委報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組每日下午5:30要將人員出勤情況報組織部備案,并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
●請假制度被強化為縣級干部和科技干部三日以上需要縣委書記批準。
北川縣委辦一位干部介紹,目前北川99%的干部都表現英勇,“但是也不排除極少數不努力,組織部會以觀后效,屆時將做處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