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就,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及攻堅部位是什么?這些都需要我們總結和研究。
一、單項突破階段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以來,到2000年6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頒布前,這一段可以稱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單項突破階段。所謂單項突破,主要是指在干部人事工作的某項制度、某個體制、某個領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較大的成就。主要有:
十二大前后,圍繞提出和貫徹干部隊伍建設“四化”方針,黨中央于1982年首次建立了干部退休制度,廢除了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吹響了新時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號角。
十三大前后,重點改革干部管理體制。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展開干部分級分類管理?v向方面,本著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則,實行下管一級的干部管理體制。1984年,中央決定干部管理體制,由過去的下管兩級改為下管一級。這一改革,擴大了下級黨委的干部管理權限和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干部人事自主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統(tǒng)得過死、權力過分集中的狀況,調動了多方面的積極性。橫向方面,針對以往用黨政干部的單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員的狀況,提出建立科學的干部分類管理體制。以建立公務員制度為重點,推進企業(yè)領導人、專業(yè)技術人員從“國家干部”中分離出來,將所有干部劃分為機關、事業(yè)、企業(yè)三大類。干部分類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十五大前后,提出了改革的重點對象和重點內容。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加快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擴大民主,完善考核,推進交流,加強監(jiān)督。從十三大前后的一般干部分類,到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改革,重點對象和內容突出了。據(jù)此,黨中央于1995年頒布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這是第一部規(guī)范黨政領導干部選任工作的黨內法規(guī)。以后,中組部總結各地的創(chuàng)新做法,下發(fā)了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公開選拔、考核、交流等方面的意見、通知、暫行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盡管還未上升到黨內法規(guī),不叫條例,盡管不是以黨中央名義下發(fā)的,但在指導和推進黨政領導干部選任制度改革方面,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整體推進階段
以2000年6月,中辦印發(fā)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為標志 ,此時,改革由單項突破進入到整體推進階段。所謂整體推進,主要是指在“三支隊伍”的改革上,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規(guī)劃和設想,并努力按照這個規(guī)劃,從系統(tǒng)方面推進。主要有:
2000年6月,經(jīng)中央批準,中辦印發(fā)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毒V要》總結了22年單項突破的經(jīng)驗,從整體上提出了十年內(2001―2010)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指導方針和主要措施,規(guī)劃了黨政干部、企業(yè)領導人、事業(yè)單位領導人“三支隊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及方向。這是第一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十年規(guī)劃。迄今為止,黨建領域也只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綱要和反腐倡廉體系實施綱要等兩部規(guī)劃。
十六大明確提出了今后改革的重點與目標。重點是: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jiān)督機制;目標是: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這一思路,將改革的內容由“選拔任用”擴展為“選拔任用和管理監(jiān)督”,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推進。這就使得改革的重點不僅突出,而且有了擴展和延伸。將改革的方向明確概括為“以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為目標”,這就使得改革的重點內容更加系統(tǒng),目標更加清晰。
在制度上,規(guī)范了黨政領導干部選任工作,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法規(guī)。2002年,中央總結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實行七年的經(jīng)驗,修訂頒布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稐l例》對黨政領導干部選任的基本原則、程序、方法等作出了更加規(guī)范和嚴密的規(guī)定,形成了干部選任的基本規(guī)章。圍繞這一《條例》,中辦又下發(fā)了2004年“5+1”個法規(guī)文件,2005―2006年5個法規(guī)文件。這一系列具體制度的出臺,抓住了黨政領導干部選任與管理監(jiān)督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其改革由局部改革、單項突破向綜合配套、整體推進邁進。
在實踐中,擴大民主的改革措施普遍推行。民主推薦成為干部選任的必經(jīng)程序和基礎環(huán)節(jié),民主測評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任前公示和考察預告制度全面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廣泛實施,全委會票決制開始推開。
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邁出一定步伐。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采取公開招聘的方式,向海內外選拔高級經(jīng)營管理人員,各地普遍推行以效益為中心的業(yè)績考核評價制度。事業(yè)單位普遍實行了聘用制度。
綜上所述,三十年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經(jīng)歷了從單項突破到整體推進的艱難歷程。其中,黨政領導干部(主要是委任制的)選拔任用方式上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規(guī)范(不包括監(jiān)督方面的),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選任制的)的選拔任用方式進展不大。國企和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與黨政領導干部改革相比,還比較薄弱,重點難點突破不夠。
三、整體推進到重點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們困惑不解的是:為什么成就如此巨大,但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卻屢禁不止,有些現(xiàn)象,如買官賣官等過去不太顯露的問題現(xiàn)在反而更加突出,甚至在一些地方較為盛行,造成吏治腐敗,成為人們深惡痛覺的腐敗現(xiàn)象。成果與問題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應如何解釋?正如前面所述,30年改革的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委任制領導干部的選拔上,而選舉制方面未發(fā)生明顯變化。
從現(xiàn)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選舉類)選拔任用存在的問題看,主要有:一是決定的“主體”還掌握在少數(shù)人甚至個別人手中,少數(shù)人說了算的機制還未發(fā)生明顯變化。二是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選任方式基本上是變相的任命制。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層次問題、“瓶頸”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便是改革的“核心與攻堅”部位。由此,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步驟必須由整體推進進入到重點突破。
所謂重點突破,主要是指在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選任上,有一個較大的推動和進展。為此需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十六大確立了“以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jiān)督機制為重點”的改革內容,這一重點內容,在原有選拔任用基礎上,增加了管理監(jiān)督,具有了系統(tǒng)性。但這一重點,僅僅是突出了改革的重點內容,未突出改革的重點對象。因此,實踐中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對委任制黨政領導干部的選任方式進行了較多的探索,出臺了一系列法規(guī)。而對選任制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選任方式的改革,基本上是處于基層小范圍的試點之中。然而,選任制干部卻是黨政領導干部的中堅,是人民直接授權的主體,其選任方式理應成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對象。但在實踐中,它又是一個難點問題。對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就是要由重點內容日趨明確、日趨完整,向重點對象日趨明朗轉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十六大明確了改革是“以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為目標”。這一總目標在近期預計達到的具體要求是什么?也就是在這“三化”方面,近期重點做什么?如果沒有階段性目標,總目標的實現(xiàn)就是一句空話。科學化:總的來說是探索各類干部選任管理監(jiān)督的特點與規(guī)律。目前應加大干部的分類工作。不僅要把干部分為“三支隊伍”,而且還必須對黨政領導干部進一步分類,區(qū)別選任制與委任制領導干部,探索各自選任的主體、標準及方式。民主化:總的說是擴大黨員和群眾對干部選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jiān)督權。當前應重點擴大黨員和群眾對干部的提名權、考察權和測評權等,使黨員和群眾在干部選用的關鍵部位和關鍵環(huán)節(jié)上發(fā)揮“主體”作用。制度化:應是加快上述重點對象、關鍵部位改革的條例的出臺。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驟。針對改革的重點對象、具體目標,可從上下兩方面開展。一是擴大決定的“主體”。將主要領導干部的決定“主體”,由以往的少數(shù)人——常委會擴大為全委會。現(xiàn)行常委會集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于一身,把重要干部的決定權由常委會交與全委會票決制,這意味著重大事務的決策權將逐步由常委會向全委會轉移。二是改革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選舉制度。從基層開始,全面推行“公推直選”、“兩推一選”等做法。具體講,改進候選人提名制度。由以往的黨組織提名為主,改為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最后實行差額選舉。
上述改革的重點對象、具體目標及實施步驟,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與攻堅”部位。當然,這一“核心與攻堅”部位的改革,也不是孤立的。它與黨內權力結構的設置、權限、運行等密切相連,與社會民主建設密切相連,需要黨內外各項改革統(tǒng)籌進行。(梁妍慧)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