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洞庭湖“水上人家”棄舟登岸,轉(zhuǎn)產(chǎn)轉(zhuǎn)業(yè)
文/記者蘇曉洲
深秋,又是一年中洞庭湖“落樵”的季節(jié)——隨著湖水水位下降并且越來越接近枯水位,一年中最好的外湖水產(chǎn)捕撈時機已經(jīng)到來。
在擁有2700多平方公里天然湖面的洞庭湖,無論是湖汊河溝,還是茂密的蘆葦蕩,可謂千帆云集。但本刊記者在洞庭湖區(qū)走訪時卻了解到,隨著水產(chǎn)資源的逐步萎縮,很多常年過著“起居船艙,捕魚養(yǎng)家”的捕撈漁民,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困頓。洞庭湖原本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隨之出現(xiàn)嚴重萎縮甚至枯竭。受訪的專家認為,從“以人為本”及保護漁業(yè)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國家和地方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洞庭湖“水上人家”棄舟登岸,轉(zhuǎn)產(chǎn)轉(zhuǎn)業(yè)。
“水寨”生存條件堪憂
作為長江水系乃至全國最后幾個開放性湖泊之一,洞庭湖至今仍接納來自各地的漁民流動作業(yè)。
按照旁人的指點,本刊記者找到一處僻靜的湖汊,看見幾條柴油機動木船。但木船上一位老人有些生氣地對記者說:“我才不是漁民呢,我是向湖中漁民賣生活日用百貨的,是湖上的生意人!”
隨后,記者找到東洞庭湖“六門閘”等地,才算見到了真正的“水上人家”:十幾條漁船擠在一堆,看上去像是個“水寨”。捕撈漁民每戶一般有1條用于起居生活的“座船”、1條以上用于捕魚的“引船”。“座船”小的長不足6米,寬不足2米、面積僅12平方米。船的中部是船艙,較破舊的頂部甚至僅用彩條布遮風擋雨。但不論哪種船艙,在驕陽下都酷熱難當、汗味撲鼻。船艙內(nèi)除了幾條舊的被單和衣物,看不到有啥值錢的東西。每條“座船”上,往往擠著一家2至3口人,局促、簡陋、破敗,讓人看了感到有些心酸。
一位熟悉捕撈漁民情況的專家告訴記者,洞庭湖“水上人家”居所狹小,由于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變,意外死亡事件時有發(fā)生。如2007年東洞庭水域就先后發(fā)生4起漁民遭雷擊、溺水死亡事件。此外,漁民風餐露宿,吃喝、接觸避不開污水、廢水和疫水,相當一部分人患有血吸蟲病。
捕撈大都入不敷出
本刊記者從地方政府部門了解到,眼下在洞庭湖區(qū),專業(yè)、副業(yè)從事天然湖泊水域捕撈的漁民,多達6萬人左右。僅在東洞庭湖區(qū),就有來自江蘇、山東、安徽、湖北、四川、湖南等6個省的近萬漁民(其中外省籍漁民達1222人)。他們中的很多人,被外界稱為上不著天、下不占地、以船為家的“天吊族”。
在岳陽市經(jīng)營水產(chǎn)的商人余曉輝告訴記者,他從事洞庭湖野生魚販運已有20年,聯(lián)系的捕撈漁民有十多戶。余曉輝說,“落樵”前一段時間,他每天只能從這些漁民手中收購25公斤左右的魚,“雖然魚價越來越好,像翹嘴魚從去年的6元/斤漲到了現(xiàn)在10元/斤以上,鱖魚從12元/斤漲到了20以上元/斤,但湖里高檔、珍稀野生魚大家都在搶,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魚販”叫苦,漁民的收入困境就更可想而知。本刊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來自江蘇的漁民陳某,除了有條“座船”,還有2條配備較先進網(wǎng)具的柴油機“引船”,屬于裝備好也舍得投入的漁民。但他在年景最好的2007年,網(wǎng)片、竹篙、柴油、維修等消耗產(chǎn)生的直接成本就達到3.248萬元,但收入?yún)s只有4.5萬元,扣除生活開支,陳家已經(jīng)所剩無幾。而在收成較差的2006年,則虧了3萬元。
洞庭湖區(qū)“水上人家”入不敷出的情形較為普遍。在東洞庭湖水域,魚販何老板長期聯(lián)系湖上漁民,負責為這些漁民運送、賒銷生活必需品,漁民則以漁獲物抵賬。這些漁民中,很多人都欠何老板的錢,欠得多的高達3萬元至7萬元。由于此前有戶漁民在欠款8萬元后逃亡,何老板盯漁民盯得很緊。債主和債務人之間,已經(jīng)有了些許“人身依附”關系。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