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四日電 題:人大代表聚焦旱情 建議人工增雨常態(tài)化
中新社記者 柴燕菲
波及中國十五個省、逾四百萬人口的旱情,備受代表委員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應當在全國缺水少雨地區(qū),建立專職隊伍,實施人工增雨常態(tài)化、日;。
宗慶后表示,中國華北、西北等地區(qū)之所以會頻繁遭遇旱災,是因為常年缺水少雨所致。
他說,中國北方人均水資源量只有南方的五分之一,僅為世界人均的二十分之一,屬于極端缺水地區(qū),甚至低于公認的人類生存基本保障線。水資源的不均勻分布,除了使農業(yè)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外,還造成北方土地沙漠化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
宗慶后認為,“在這次北方旱災地區(qū),就有許多地方實施了人工增雨,如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著眼在減災救災而臨時實施的人工增雨,充其量只能起到緩解旱情的作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提高幾無作用。”
宗慶后建議,實施人工增雨的專職隊伍可由氣象部門實行業(yè)務指導,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培訓,并頒發(fā)上崗證書,由各地方政府統(tǒng)一進行管理。
宗慶后表示,中國在長江、黃河源頭長期實施的人工增雨作業(yè)證明,人工增雨常態(tài)化能夠有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安粌H增加了水庫儲量和河流水量,還保護了河流源頭和水庫上游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
他建議,實施人工增雨常態(tài)化的地區(qū),同時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建造、改造一批水庫、河道,使增加的降水能夠很好地保存、利用起來。同時還要加強植樹造林,植被養(yǎng)護等相關工作。”
對于旱情,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同樣關注。他建議,由國務院出臺“減少自然災害行動綱要”,各級政府應結合本地自然災害隱患,制訂減少自然災害方案,并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之中。(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