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警務機制帶來快速反應能力
1999年天潼路持槍搶劫銀行案中,警方出現的指揮混亂、反應遲鈍等現象,讓上海市公安局推進另一個制度創(chuàng)新——將上海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原設的值班長崗位取消,改為指揮長崗位。
由此,上海市公安局成立指揮中心,這一“神經中樞”是上海市政府處置突發(fā)事件的一個指揮平臺,每天上海發(fā)生的所有警情,不管是交通、火災、治安、刑事案件,還是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所有處置指令都從這個大廳里發(fā)出。
近年來,上海警方通過選拔一批經過培訓的民警走上了指揮中心指揮長崗位,劉懿是當時唯一的一名女指揮長。
“以往的值班制度雖然也在公安指揮工作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是指揮層級多,效率較低。一旦遇到突發(fā)警情,往往會錯失處置的最佳時機!眲④舱f,指揮長是指揮中心的靈魂,指揮長這一專業(yè)崗位的出現對快速處置突發(fā)事件贏得了寶貴時間。
為確保指揮長能夠科學合理地處置突發(fā)事件,上海市公安局后來又配套實施了“應急處置預案”工作機制。
上海警方表示,這一系列措施的出臺,使得上海公安機關的應急反應能力明顯提高,為科學預警、快速反應和妥善處置突發(fā)事件,全力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在歷經一年的調研和探索的基礎上,上海市公安局構建現代警務機制的總體方案正式出臺,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上海建成現代警務機制的基本框架。
2004年5月13日,第四屆上海國際珠寶展開幕的第一天,一家參展商價值69萬美元的鉆石不翼而飛。上海警方迅速調集警力合成作戰(zhàn),現代警務機制威力初顯,在5天后將參與跨國盜竊團伙的犯罪嫌疑人25人全部緝拿歸案,所有鉆石悉數追回。
上海市公安局又提出從2005年到2007年,用3年時間深化完善并初步建成上海現代警務機制,而2008~2010年上海公安提出的建設目標則定為規(guī)范化、信息化和集約化!皼]有信息化就沒有高質量的現代警務機制”,上海公安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
2001年初建立的上海法庭科學數據庫,經過不斷升級改造,現已成為國家級DNA實驗室。上海市公安局建成覆蓋全市的公安專用高速寬帶網,為上海4萬多民警提供各類信息化應用服務。
以科技助警為例,2004年上海警方引進新指紋識別系統(tǒng),設計庫容量為100萬枚實指紋和10萬枚現場指紋,比對速度為每秒80萬枚,終結了依靠人工比對指紋的歷史,為案件偵破帶來了極大便捷。
而為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上海警方近年來在全市所有內環(huán)高架匝道口、外環(huán)線匝道口和出入市境道口設置了三道查堵防線,一旦發(fā)生重大情況,可迅速在三道防線部署千余警力,15分鐘內關閉所有道口。同時,分布在各機場、火車站、碼頭的民警立即開展相應查堵工作,遍布全上海的240余輛公安GPS巡邏車和訓練有素的特警也可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上海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早在幾年前,上海警方就開始了對實時圖像監(jiān)控的大規(guī)模運用。上海曲陽路派出所的監(jiān)控設備安裝于2005年,是上海市公安局建設社區(qū)治安圖像監(jiān)控中心的試點之一。派出所的監(jiān)控室中可以清晰地看到64個攝像探頭實時拍攝的街道和場所的鏡頭。
如今,在上海市的主要道口、地鐵沿線、重點場所、要害部門、標志性建筑周邊都設置了攝像監(jiān)控點。小到道路交通管理、社會治安防控,大到突發(fā)事件處置、重大安全保衛(wèi),隱蔽的“眼睛”如同警惕的“衛(wèi)士”擔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
劉凱副局長說,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和全方位覆蓋的工作網絡,將過去分散的情報信息整合梳理,在統(tǒng)一的平臺上采集流通,實現資源共享,這是上,F代警務機制的中樞環(huán)節(jié)和連接紐帶;分散在各個警種、部門的各類情報經過收集整理、研究判斷,再通過四色分級預警和按事件時控分析系統(tǒng)輔助決策并為實戰(zhàn)部門提供服務,這是上海公安工作持續(xù)發(fā)展的增長點,也是上海警方提高駕馭社會治安形勢能力的突破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