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6月28日電 據(jù)日本中文導(dǎo)報報道,旅日新銳華人作家溫又柔(30歲),以《好去好來歌》于2009年11月獲得日本昴星(SUBARU)文學賞佳作獎。由此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作家。溫又柔認為,日語并不只是日本人專有,她的存在就是證明。
溫又柔于1980年在中國臺灣臺北出生,1983年因隨其父親赴東京就任,而移居東京。隨后,溫又柔在東京都涉谷區(qū)立廣尾中學畢業(yè)后,受學習中國語優(yōu)良環(huán)境吸引而升入東京都立飛鳥高中。2006年以碩士論文“沒有作為日本人出生的日語作家李良枝的作品與主題”,獲得了法政大學大學院的碩士學位。溫又柔以自己的母語文化、母語與日本的關(guān)系、自己自身心中的動搖及煩惱,最終寫成的小說《好去好來歌》,在2009年11月獲得了日本第33屆昴星(SUBARU)文學賞佳作獎。該文學獎也是日本文學新人獎。
溫又柔表示,作為一名作家,她一直在思考日語對自己究竟意味著什么。她認為,用日語不僅可以描寫內(nèi)部行為,也可以描寫行為本身。在“懷著緊張的心情進行創(chuàng)作”的同時,溫又柔也希望將來能夠用獨具魅力的中文寫作。
溫又柔的文學是混血文學,從某種程度上講,只有混血文學才能取得進步。溫又柔表示,日本文學日趨國際化,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生活在中國的一些外國人愛上了中國,開始用中文寫作,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溫又柔想要與更多的中國作家、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者、譯者以及出版社共同努力,把中國文學作品介紹到日本。
溫又柔的最新作品《來福之家》刊登在《SUBARU6月號》上。溫又柔在卷頭隨筆寫的是“我的名字是導(dǎo)火線”,文中書寫了 “非日本出生,也非日本人,卻使用日語活著”的生存意義。溫又柔并非自豪她征服了日本語,而是以她在母語與非母語之間掙扎游離的故事來彰顯文化、語言的“不可譯性”及(地理、語言)跨界時所觸發(fā)的方向迷失的感覺。對母國語或客居語的疏離感是溫又柔文學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溫又柔表示,她像日本人那樣說話,像日本人那樣歡笑,像日本人那樣歇口氣,她的心中充滿日語,用日語生存,她的存在就是證明,日語并不只是日本人專有。(記者 周宏)
參與互動(0) | 【編輯:陸春艷】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