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改變了中國?如果是單選項,未必好確定。如果答案有兩個,肯定要投一票給互聯網。3月28日,在深圳召開的IT領袖峰會上,有嘉賓說,中國那么多產業(yè),算來算去,只有互聯網與國際一流水平同步,甚至有所超越。
互聯網之所以如此特殊,在于它的鋒芒所及,不僅急劇減少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各種交易費用,令人目眩地降低了整個經濟體的運行成本,而且正從基礎上重構傳統(tǒng)商業(yè)、社會乃至政治運行的方式。而究其根本,互聯網最強大的功能,則是海量信息的零成本制造與傳播。它天然地以分享反對壟斷、以透明反對暗箱操作,與高高在上的獨斷、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的封閉思維格格不入。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價值,一種文化。這種價值和文化,對當下中國彌足珍貴!
倘若直面轉軌中國的基本困境,互聯網大發(fā)展的意義更為重大。
最直觀的,是互聯網誕生了中國第一批陽光富豪。在雙軌制時代,通過俘獲權力,將資源從計劃軌向市場軌一轉手,即獲巨利。現在,靠行政壟斷獲大利的行業(yè),依然觸目皆是。無法回避的是,權力經濟隱然成型,已成中國轉軌之癌。希望正是這十多年來,從張朝陽引進海外風投,到盛大、百度、網易等公司去納斯達克上市,一大批年輕人史無前例地劃清了財富與權力之間的界限,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不妨說,互聯網是中國最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它發(fā)展到哪里,市場經濟秩序就擴展到哪里。
轉軌逡巡難進的另一個困境,是社會太弱小。虛弱的權利意圖制衡強大的權力,結果往往頭撞南墻。病根是中國社會散漫無力,發(fā)育水平非常低。缺乏聚合的力量,原子式的個體根本談不上與組織化的行政強權進行理性博弈。不能形成這種權利與權力的對列之局,則民主難有大成,法治不易彰顯。
幸好,互聯網上,正在以極低的成本,悄然形成無數虛擬群落。小小一個豆瓣網,就有14萬個形形色色的興趣小組,更不用說各種論壇社區(qū)了。這些群落固然多為消遣娛樂,卻完全可以成為公民社會的沃土。底層元氣滋長,社會組織得以重構,對一個正拋棄斗爭思維的轉型國家來說,是改善治理的莫大機會。政治家應該有放手讓其發(fā)展的遠見和胸懷。
僅僅十多年的歷史,中國本土就出現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這當然有四億中國網民的莫大功勞,然而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預少。在純粹的市場化環(huán)境中,起來了很多很多的互聯網公司。下一個騰訊與阿里巴巴,或許已在潛滋暗長。
不過,互聯網大佬們的共同感受是,政府的監(jiān)管已日趨嚴格。難怪馬化騰要感謝深圳政府為騰訊的發(fā)展提供了寬松環(huán)境。如果互聯網公司的掌舵人要不停與八九個政府管理部門打太極,擔心支付寶之類的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被收歸國有;如果總有幾個部門爭奪對一款游戲的審批權,網民們在豆瓣網上組成一個數學愛好小組都要受到人數限制,則中國互聯網產業(yè)的前途,難免蒙塵。
除了以明晰而確定的恰當方式監(jiān)管色情信息,使之不要傷及未成年人;除了保護公民的私人信息、經嚴格程序認定的國家安全信息不被泄露外,政府監(jiān)管不應走得過遠。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支持這次IT領袖峰會上王志東、丁健兩位將深圳設成互聯網監(jiān)管特區(qū)的建議,歡迎深圳代市長王榮 “打造互聯網特區(qū)”的承諾。
特區(qū)向來是中國進步的探路先鋒,特區(qū)能走多遠,中國的進步,就有希望依照特區(qū)的尺度推多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