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自殺動力之源
人們能夠持續(xù)活下去的關鍵,在于感到自己有所歸屬和有用
文/阿茂
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的幾個月,有一名網(wǎng)名為Kristi4的婦女成了厭食癥討論社區(qū)的最知名會員。作為生活雜志網(wǎng)一個博客的管理員,她曾給予人們忠告和鼓勵,并坦率地寫出自己的思想斗爭。到了后來,一個星期五的夜晚,在一連串說明她正在計劃做的事情后,Kristi4服用超劑量的處方安眠藥、肌肉松弛劑和止疼藥自殺了。
她的死只是所有心理學統(tǒng)計的一個悲劇數(shù)據(jù)點而已。人們早就知道,厭食癥在心理疾病中死亡率最高:患厭食癥的病人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與該病有關的原因。但是,現(xiàn)在人們只是知道,很多厭食癥病人并不是餓死的,而是自殺。厭食癥病人自殺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50~60倍,沒有任何一種疾病人群有如此高的自殺率。
現(xiàn)在,心理學家們試圖解釋人為什么會自殺這一寬泛的問題。如果這種解釋可以成立,它將給精神病學家提供一種篩選病人的新工具,幫助確定哪些病人更可能自殺,從而預防、挽救生命。
難以解釋的動力
自我保護是人類最強大的本能,所以,自殺的驅(qū)動力肯定更為強大。但是,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一個世紀以前,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都曾對此提出過解釋。涂爾干看到自殺的根源在于社會因素,比如未能融入社會;而弗洛伊德的解釋是根源在于本能驅(qū)動,特別是他所說的死亡本能。更近的解釋則趨向于把重點放在諸如抑郁、絕望和感情痛苦等因素上。但是還沒有人成功地回答過自殺的基本問題,即:為什么處在看似相同的境遇,有些人會自殺,而另一些人卻不會?
哈佛大學研究自殺和自我傷害的心理學家諾克說,通過對大量自殺數(shù)據(jù)的處理,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進展。比如,研究人員已經(jīng)了解到,自殺的死亡率正在上升,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目前占到所有死亡的1.5%。15歲至24歲人群的自殺是除交通事故外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婦女比男子更有可能嘗試自殺,但男人更容易自殺成功。
有關自殺最麻煩、最難回答的問題就是:我們怎樣提前知道?我們可以預先做些什么?以及心中的疑惑:為什么自殺?
大多數(shù)自殺的人都有精神失調(diào)癥——最常見的是厭食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和邊緣性人格障礙。但絕大多數(shù)沮喪和無望的人并不會走向自殺,而自殺風險卻也存在于許多其他人群中。
自從1965年以來,全世界的自殺率增加了60%,每年大約有100萬人自殺成功,每過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殺。但這些統(tǒng)計數(shù)字并不能告訴我們哪些人自殺風險最高。
成功自殺的兩種前提
2005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自殺研究專家、心理學家喬伊納的父親自殺身亡,這一慘痛的打擊使得他開始嘗試回答這一問題。《為什么自殺》一書于200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通過對自殺統(tǒng)計資料的研究和對自殺率較高組群的特別關注,喬伊納認為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其他人忽視的線索。
人有兩種基本需求,一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融入他人的圈子;二是渴望對他人有用,或者能影響他人。如果一個人在這兩方面都遭受重創(chuàng)或一敗涂地,他就會覺得自己到處都格格不入和一無是處,那就難免有求死之心了。
我們周圍不乏有自殺念頭、自殺未遂和自殺身亡的人。喬伊納提出,大體上自殺的人必須滿足極度絕望和沮喪兩個條件:
人們死于自殺,是因為他們“能”——也就是,他們對疼痛變得不再敏感,并且習慣于面對暴力;
人們死于自殺,是因為他們“想”——他們通常都對自己尊重的組群或關系不再有歸屬感,這使他們不再與他人聯(lián)絡,變得絕望,不能看清現(xiàn)實并失去親密關系;而且感覺自己成了親人的負擔,或者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成功自殺的人必須有能力實施這種行為,這聽上去很顯然,但是,在喬伊納指出來之前,一直沒有人曾經(jīng)試圖弄清楚為什么有些人能做到,而絕大多數(shù)人卻不能。喬伊納說,不管你多么真心求死,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我保護的本能是很強大的。
喬伊納說,想自殺的人有兩種方式發(fā)展出克服自我保護的能力。一種是逐漸地做到,很多情況下,第一次自殺嘗試是試探性的,如割脈的刀口較淺或服用的藥物輕度過量。只有在經(jīng)過多次嘗試之后,自殺行動才是致命的!懊恳淮纬晒Φ淖詺氖20次失敗的嘗試!
另一種是對痛苦和恐怖的經(jīng)驗習以為常。比如,士兵和警察會有更多機會被人射殺,或看到自己的同事受傷或死亡,于是他們會習慣地想到自己的死亡。這兩個組群都有高于正常的自殺率。同樣,見證傷痛和死亡的醫(yī)生和外科醫(yī)生也更有可能考慮到自己的死亡——醫(yī)生的自殺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喬伊納將這種要面對那些會威脅大多數(shù)人的事情描述為“冷漠無情”。
厭食癥驗證自殺理論
另外一個表現(xiàn)出冷漠無情的組群是厭食癥病人。喬伊納曾在他最初的工作中說明這一組群的高自殺率和為什么人們會自殺,但直到后來,他才抓住了重點。
在2006年的一次研討會中,喬伊納的兩個研究生霍爾姆-狄朗華和維特聽了他對厭食癥患者自殺風險的描述。維特觀察到高自殺率有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也許厭食癥患者并不比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更有可能企圖自殺,但是,厭食癥使得病人身體非常虛弱,他們的自殺嘗試更有可能成功;另一個解釋是,厭食癥是如此令他們習慣于痛苦,乃至于他們比其他人更需要以自殺來了結(jié)。
按照喬伊納的假說,第二個解釋應該是正確的。所以,霍爾姆-狄朗華開始檢驗這一預測,她隨機選取了9個自殺案例進行檢查!安还荏w重是多少,這些人都會去死,我們震驚于他們成功赴死的決心:三個人跳到火車前面,兩個吊死,兩個大量服藥,一個用安眠藥和衛(wèi)生間清潔劑毒死了自己,另一個將自己反鎖在加油站的休息室內(nèi),用一個垃圾桶點火,產(chǎn)生了足夠她窒息的一氧化碳!钡依嗜A說,“9起案件,當然還不足以證明這一點,但所有人都采取如此激烈手段自盡的事實確實能說明一些問題!
霍爾姆-狄朗華說,厭食癥為喬伊納假說所涉及的因素提供了一個積薪厝火的環(huán)境。有厭食癥的人會避免任何與食物有關的交流,所以,他們可能是與社會隔絕的。這就是說他們不會出去吃飯,也不會看電影(因為影院里面有爆米花),他們也不會在朋友的房子前停留。這就導致出現(xiàn)喬伊納所描述的一個自殺的關鍵因素“聯(lián)系受阻”。
然后,他們就產(chǎn)生了一種感覺,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朋友無法忍受的負擔——治療少兒厭食癥的一種通常做法,就是讓一位家長全天監(jiān)視孩子。
更重要的是,厭食癥意味著變得習慣于痛苦。無情的饑餓會導致緊張,痛苦的饑餓感、嚴重的頭疼折磨著病人。骨質(zhì)疏松在厭食癥病人身上很普遍,這有可能造成骨折,更不用說還有由于心臟損害所造成的胸疼了。Kristi4在其博客上詮釋了這一作用。
理論測試正在形成
正像維特發(fā)現(xiàn)的一樣,喬伊納假說可以對自殺高危人群做出可檢驗的預測。比如,科學家可能會設制出衡量人們感覺有多大負擔或多少挫敗感的心理學測驗,并利用它們預測出誰會自殺。此外,還有可能檢測出喬伊納所提到的不同群體的自殺率。
這些測試正在逐漸形成,最近由喬伊納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工作顯示,那些感覺他們自己是負擔并體驗到?jīng)]有歸屬感的人,更容易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還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諸如開槍射擊或打仗這類的事件將增加喬伊納所說的“后天能力”——這是一種測量某人傷害自己或自殺能力的筆試測驗。
與此同時,明尼蘇達大學的精神病專家克羅研究了暴食癥患者的自殺率,發(fā)現(xiàn)這個組群的自殺率比正常人群高4~6倍。各種生物指標顯示,暴食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由于身體挨餓,所以,患有暴食癥的人也以與厭食癥病人大致相同的方式習慣于痛苦。
喬伊納說,要使他的理論被人們當作自殺的普遍解釋而接受,還需要做更多實驗。他指出,更好地理解人們?yōu)槭裁磿詺椭R床醫(yī)生更好地評估哪些人的自殺風險最大,而且找出新的預防自殺的方法。長期的心理治療,能幫助人們減輕自殺的可能性。但是,只要一個人對痛苦心如鐵石,只要他感覺孤立或是自己已成他人負擔,按照喬伊納理論的預測,自殺就會如影相隨。
2009年1月,喬伊納與同事合作的《自殺的人際理論:與自殺當事人共事指導手冊》由美國心理學家學會出版。
該書對病人進入黑暗的自殺世界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旨在建立針對各種精神失調(diào)癥的預防機制和推動公共衛(wèi)生運動,更重要的是,該書對治療聯(lián)盟在心理治療和預防自殺、以及危機干預上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臨床指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