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4日,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山東濰坊各大商家門前紛紛掛起條幅、張貼標語迎接“消費者的節(jié)日”到來,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中新社發(fā) 王志德 攝
三、休閑健身陷阱多
休閑行業(yè)也存在很多消費陷阱。如辦卡容易退卡難,是健身行業(yè)的通病。一些消費者因出國、懷孕等合理原因不能再接受服務,要求退卡,但經(jīng)營者往往拒絕退還卡內(nèi)余款。據(jù)悉,不退卡是健身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如果有退卡先例,會擾亂市場秩序。
消費者的不追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長了健身行業(yè)的歪風邪氣。健身行業(yè)一般投入很大,很多商家中途辦不下去,就將公司易主,攜帶預付卡費逃跑。消費者手中的健身卡也隨之終止,無法追款。然而,在健身俱樂部健身的會員,大多數(shù)都是白領階層,當他們遭遇到侵權時,很多人選擇的是退卻。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已經(jīng)簽訂了合同;二是工作生活的頻率太快,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糾纏;三是經(jīng)不住旁人的冷嘲熱諷,選擇息事寧人。這種心態(tài)也讓個別健身俱樂部逐漸變得有恃無恐。
專家支招:三招幫你選好健身場館
1.公司的正規(guī)性,可到工商網(wǎng)站的企業(yè)名錄進行查詢,要是培訓中心連公司都沒有注冊,那就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2.咨詢廣大教練朋友,一個培訓中心的好壞和它是否能夠時刻走在健身課程的時尚最前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看培訓中心的再學習機制:學員學完后,以前學的東西教完了,怎么辦?以此判斷培訓中心的好壞。
四、“電話欠費”騙局頻發(fā)
先是“電信部門”告知用戶因“電話捆綁”欠了巨額話費,接下來是“民警”來電告知已卷入洗錢犯罪,讓受害人將銀行存款轉入一個“安全賬戶”,最后將受害人的錢取走。近來,此類固定電話催繳騙局在全國各地頻頻發(fā)生。這個利用電信局、公安機關和銀行等國家重要機構、組織的名義進行詐騙的手段之所以屢屢得逞,究其原因是人們自我保護意識不夠強,在沒有親自到政府部門求證情況下,就輕易相信騙子的話,向其透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經(jīng)濟損失。
對此,警方及電信公司提醒:他們的正常催繳程序只是向用戶提供有欠費情況存在,無需用戶提供銀行賬號和密碼等信息。
警方發(fā)布六大提示:謹防上當受騙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信息;不要因貪小利而受虛假信息的誘惑;不要輕易撥打來歷不明信息提示的聯(lián)系電話;不要泄露電話號碼及個人信息;不要輕信他人電話誘導隨意到ATM機上操作轉賬;發(fā)現(xiàn)虛假信息詐騙,請及時報警。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