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愛干凈沒有錯,但如果一個人整天站在水龍頭前洗手,那就有問題了。張先生就是這樣,過度的“潔癖”讓他常常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來,正是因為“潔癖”,人到中年了,他仍然是單身。
每天要洗幾十次手
30歲的張先生,幼年時患過甲肝,當時母親告誡說,這是因為不講衛(wèi)生引起的。從那以后,張先生就銘記在心,特別注意衛(wèi)生。
看到孩子這么愛干凈,母親非常欣慰。漸漸地,他變成了每天要洗幾十次手,每摸一件東西,他就趕緊洗手,而且要打三遍肥皂。不然就痛苦萬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經常洗手、洗胳膊甚至肩膀,使他的皮膚都變得粗糙了。
他還特別不愿接待客人。當客人前腳出門,他后腳就把客人坐過的沙發(fā)墊拿去洗。他跟母親說,這上面說不定有許多細菌呢。有一次同學聚會,他注意到一個同學去廁所后忘了洗手,竟然連同學碰過的桌子、凳子都不敢接觸。
因為“潔癖”,人到中年的他,仍然是單身。他也談過幾個女朋友,但他無法忍受對方的不“衛(wèi)生”,女友也無法忍受他的過度“衛(wèi)生”,戀愛多次都告吹。
史上有“潔癖”的名人
“這也太講衛(wèi)生了吧?”張先生的母親很奇怪,她隱隱覺得兒子的精神上可能有問題,日前她帶著兒子來到南京腦科醫(yī)院精神科門診咨詢。精神科主任謝世平接診后,告訴他們,張先生患有“潔癖”!皾嶑薄辈⒉皇侵v衛(wèi)生,這屬于強迫性神經官能癥,是一種很頑固的心理疾病。
“不過,你們也不要擔心,像這樣的病,并不稀罕,雖然沒有專門統(tǒng)計過,但從古到今,還有不少病例呢!敝x世平說,我國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倪云林、唐代大詩人王維都以“潔癖”聞名,王維每天掃屋幾十遍。
倪云林是一個最經典的“潔癖”者,他的香廁是一座空中樓閣,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間鋪著潔白的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
“潔癖”在性問題上也都比較謹慎,倪云林就有“性潔癖”,所以“不近女色”。有一天,他忽然看中了一名絕色歌姬,約來留宿,先叫她好好洗澡,然后從頭摸到腳,邊摸邊嗅,總覺得哪里不干凈,要她再洗,洗好了檢查,還是不放心,于是再洗,折騰到天亮,最后什么也沒做。
“潔癖”者大多追求完美
為什么會得“潔癖”呢?張先生和他的母親都不明白。
謝世平告訴他們,引發(fā)“潔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遺傳。研究表明,“潔癖”者中有七成人有強迫型人格,因此具有強迫型人格的人容易有“潔癖”。此外,外在的社會因素和家庭環(huán)境也可能導致潔癖,如近親死亡、身邊的人或自己曾患傳染病、父母離異、嚴重驚嚇等。
“張先生得潔癖,小時候母親的告誡只是個誘發(fā)因素,和他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很大關系。”謝世平說;加小皾嶑薄钡娜藭r常感到有種不可抗拒的、強迫的觀念促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強烈的焦慮和恐懼,從而非要采取某種行為才能安慰自己。就像張先生一樣,每次接觸了一樣東西,就覺得沾了很多細菌,就要盡快把細菌洗掉,而且非要洗夠一定的次數才覺得心安,這種行為不斷重復,就成了強迫癥。
而且,有“潔癖”的人一般都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大多是完美主義者:青少年患者大多愛整潔、順從、認真;成年患者時間觀念較強,生活刻板,優(yōu)柔寡斷。即便這類人有值得稱道的好性格,但總的來說,有“潔癖”的人還是神經癥的易感人群,需要心理咨詢和治療。
厭惡療法治“潔癖”
張先生的“潔癖”能治好嗎?謝世平說,要看導致他得上“潔癖”的因素中,哪種占的比例高,如果性格因素占的比例高,治療起來就要困難多了。對于“潔癖”,通常有幾種治療方法。
一是認知療法,向有“潔癖”者擺事實,如告訴他們,農村孩子玩著土長大,身體卻很棒,身體里有很多有益的細菌,都消滅了就會生病等,用事實逐漸改變他們的認知;二是厭惡療法,讓“潔癖”者在手腕上戴一個橡皮圈,一旦出現強迫行為,便讓其用橡皮圈彈自己的手腕數十乃至數百下,一直彈到強迫觀念消失、有疼痛感為止。還有一種脫敏療法,需專業(yè)人士把關。這些療法一般持續(xù)幾個月,患者病情才會緩解。(通訊員 徐曉蓉 快報記者 張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