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9日電 據(jù)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剛完成的一項有關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八四”毒氣泄漏事件的調(diào)查顯示,絕大部分青年對此事表示關注(非常關注:63.7%,比較關注:34.2%),并且,這種高關注度總體上隨著受訪者學歷的升高不斷攀升,在學歷為初中及以下的青年中,表示“非常關注”的比例為54.9%,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已經(jīng)上升到83.9%。
面對侵華日軍遺棄的芥子毒氣給40多名中國公民造成的傷害,日本政府曾經(jīng)試圖以中國已放棄了戰(zhàn)爭賠償請求為由,拒絕賠償受害人。這種行為在接受調(diào)查的青年當中,幾乎遭到了一邊倒的批判。正像廣西讀者覃小姐所說:“對于‘八四’事件,任何有良知的人都會對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感到十分反感和痛恨,對受害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難過!
86.4%的受訪者明確指出,日本這種拒絕賠償?shù)男袨椋皩嵸|(zhì)是在刻意逃避戰(zhàn)爭責任”,而且,“是日軍殘留的毒氣傷了人,日本沒理由不賠償”(75.8%)。更有84.8%的青年認為,僅僅讓日本賠償經(jīng)濟上的損失還不夠,“日本政府還應該公開道歉”(84.8%)。還有63.7%的青年認為“應借此敦促日本政府承認他們在二戰(zhàn)中所犯的罪行”。而認為“應以大局為重,別破壞了中日友好”,“與其費力要求日本賠償,還不如集中精力搞發(fā)展”的人數(shù)比例均沒有超過5%。
在這次毒氣事件處理過程中,日本有關方面曾經(jīng)表示愿意支付1億日元的“慰問金”。對此,82.2%的青年表示“絕對不能”接受。這些反對者一致認為,“賠償”是因自己的行動使他人或集體受到損失而給與補償,它意味著一份必須要承擔的責任。而“慰問”則更多地是從道義上給予安慰和問候,不存在責任問題。日本一直小心地避開“賠償”這個字眼兒,實質(zhì)上就是要逃避戰(zhàn)爭責任。
調(diào)查背景:
本次調(diào)查執(zhí)行時間為2003年9月7日—10月5日,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1827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占75.8%,女性占24.2%;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28.54歲,其中19歲—35歲讀者占70.2%;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占67.7%;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占64.1%。(文/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