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本良
在歐洲生活多年,深感歐洲飲食習(xí)慣奇趣斑斕。
摩爾多瓦人"吃生肉"
有一次,我國駐摩爾多瓦使館組織野外燒烤。頭一天,使館雇的當(dāng)?shù)厮緳C(jī)伊萬將采購來的十幾斤肉切成小塊,用各種調(diào)料腌起來,使肉"入味",切剩下來的幾塊硬硬的零碎生肉皮,我們正準(zhǔn)備扔了,但沒想到伊萬卻拿起來就塞進(jìn)嘴里,并有滋有味地大嚼起來,令我們驚詫不已。我們問伊萬:"好吃嗎?"伊萬說:"挺香的,很好吃!"在佩服他有一副好牙齒之余,我們不禁問他:"吃生肉會不會有病菌?"伊萬毫不在乎地說:"肉皮都是在火上熏過以后才拿到市場上來賣的,已經(jīng)消過毒了!"的確,摩爾多瓦市場賣的肉,衛(wèi)生檢疫挺嚴(yán),都是在火上熏過的。
他們吃雞蛋也特別講究鮮嫩。雞蛋只是稍微煮一下,仍然是稀湯狀,并放在專門用來吃雞蛋的高腳玻璃杯上,然后一小勺一小勺地舀著吃。
地下酒城
摩爾多瓦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城"。處在地底下八十多米深的這個酒的王國,以各種名酒命名的街道縱橫交錯。如果沒有交通路標(biāo)的指示,你的汽車就沒法走出這個酒的迷宮。街道兩旁整齊排列的都是20噸左右容量的大酒桶。酒桶必須用考究的橡木制作,有利于發(fā)酵,并賦予酒一種芳香。
當(dāng)然,訪問酒城最愉快的項目,是不可缺少的"品酒"。這個名為"克里科”的地下酒城,有著大大小小好幾個裝潢考究、別致的品酒廳。品酒是一門高深的學(xué)問,一要看色澤;二要聞其香;三要搖,看它是否掛杯;四才是品其味。品酒的專家,能品出每一種酒的生產(chǎn)年代、葡萄的品種。1966年10月8日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在這里歡度了整整一個夜晚,翌日早晨離開時,他說:"地下酒城應(yīng)該榮獲堆滿屋子的獎?wù)。如果地球上的獎(wù)逻不夠,我再從別的星球上去摘取。"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歐洲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也不吐葡萄核,一起嚼碎咽下去。開始我對此覺得十分驚訝,后來聽人解釋說,連皮帶核一起吃營養(yǎng)好,是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的確,歐洲有一種名叫OPC-3的營養(yǎng)保健藥,在美國廣泛暢銷,就是用高科技的手段,從葡萄籽和葡萄酒里提取的一種粉末狀藥,有抗氧化、助循環(huán)、保機(jī)體的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都有療效。
但是,我沒有想到果核還有更加奇妙的功效。有一次在外地出差,中午在飯店吃飯,司機(jī)伊萬同我們一起吃。照例頭一道菜是涼菜拼盤,有歐洲的"臭豆腐"奶酪和營養(yǎng)豐富的油橄欖。產(chǎn)于意大利的腌油橄欖,其核又大又尖,按常理應(yīng)吐掉的。可是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伊萬居然連核一起吞咽下去。
"這么大的尖核,你不怕把胃戳壞了?"
伊萬卻一本正經(jīng)地為油橄欖核做起了廣告:"我過去的一位鄰居老太太告訴我,吞吃油橄欖核能治胃潰瘍。你不妨也試試。"
我看看那些尖尖的橄欖核,有點(diǎn)望而生畏?墒寝D(zhuǎn)念一想,同樣是人,他能吃,我為什么就不能吃呢?于是壯起膽來,也硬吞了幾顆。一天下來,居然什么問題也沒出。非但如此,第二天早上,感覺到消化和大便都有改善。從此,見到那些大大的油橄欖核,我再也不畏懼了,而且視之為寶,非要吞吃幾顆才罷休。
綠色藥物
羅馬尼亞人愛吃魚,尤其愛吃腌過的生黑魚籽。但羅馬尼亞人在享用魚類佳肴之后,往往都要說:"魚要游水。"要乘興喝點(diǎn)酒。魚酒交融,興味無窮。
吃野菜是羅馬尼亞人"嘗鮮"的又一種廣泛愛好。那里除了薺菜以外,還有遍地的"野芹菜"。這種葉子寬寬的季節(jié)性野菜,采摘下來后,用開水焯一下,擠干后放在冰柜里,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羅馬尼亞人在自留地里種的菜蔬更是品種繁多。一次,我的鄰居廖尼亞請我參觀他的自留地,我頭一次見到一種"星形南瓜",每個南瓜都是整整齊齊的五角星形狀;一種"土蘋果",外形像姜,吃起來像土豆。小小1畝自留地,竟然種了五十多種瓜果!本來我認(rèn)為國外沒有的蠶豆,在這里也見到了。
歐洲人對中國的中草藥十分欣賞,認(rèn)為是"綠色藥品"。歐洲自身也有不少民間藥方。布加勒斯特市里街道兩旁布滿了濃密的菩提樹,夏日夜晚,到處飄蕩著沁人心肺的菩提花香。羅馬尼亞人用菩提花泡茶喝,有類似菊花茶清熱解毒的功效。
(來源:《中華文摘》原標(biāo)題為:歐洲飲食文化拾趣 原摘自:《海外文摘》文/蔣本良)
更多《中華文摘》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