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國人遭強虜而提起的訴訟在日本全國范圍內已達12起(其中一起已和解)。對于日本政府和企業(yè)的責任,各地方法院的判斷則各不相同。
已故的劉連仁在不知曉戰(zhàn)爭結束的情況下從北海道的勞動地逃出來,并在山里生活了大約13年。東京地方法院于2001年7月,以“國家無答責”這一法理規(guī)否定國家對《國家賠償法》實施前的行為負有責任為由,否定了國家對強虜事件負有賠償責任,但該法院同時也表示:“(國家)疏于戰(zhàn)后(應提供)救濟的義務”,因此命其支付2000萬日元。
此外,東京地方法院還認定,針對非法行為的損害賠償要求權的20年“有效期”的適用,“違反了正義!
在2002年4月福岡地方法院作出的判決中,首次認定強虜和強制從事勞動的行為為國家和企業(yè)實施的共同非法行為。此外還以“違反了正義的理念”為由打破了時效的壁壘,并勒令企業(yè)進行賠償,但同樣以“國家無答責”為由駁回了原告針對日本國家提起的訴訟請求。
2002年7月在廣島(被告為企業(yè))、去年1月在京都(被告為國家和企業(yè))、以及去年3月在東京(被告為國家和企業(yè))等各地方法院作出的判決中,皆以“時效壁壘”為由對原告的訴訟要求不予認可。然而,京都、東京兩處地方法院并未適用“國家無答責”這一法理。(來源:日本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