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外關系是個好東西”--原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彭光涵憶鄧小平
中新社記者邢利宇
“我和鄧小平最早接觸是在一九五二年,時逢土地改革,廣東等省和一些地方,不能嚴格執(zhí)行‘政務院有關華僑土地財產(chǎn)處理辦法’,一些華僑、歸僑僑眷的房屋遭到被沒收的厄運。廖承志和我被鄧小平派下去糾偏,那時,鄧小平特別對我們強調,‘中央政策一定要執(zhí)行,不能講條件!@樣很多華僑、歸僑僑眷的房子得到了適當解決!
時任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辦公廳主任的彭光涵,如今已經(jīng)八十有六了。聽著這位思維清晰的老人家緩緩講述起他和鄧小平接觸的場景以及鄧小平的僑務思想,往事仿佛再次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鄧小平是十分幽默的!迸砉夂貞洠阂痪牌咂吣,文革剛剛結束,因文革而停頓的僑務工作還沒有得以恢復。在一次會見美國僑胞訪華團時,鄧小平說,“僑務工作現(xiàn)在沒有辦法做,因為過去的僑務機構還沒有恢復,F(xiàn)在‘廟’還沒有建起來,但是‘菩薩’已經(jīng)有了。”邊說,邊指著坐在旁邊的廖承志笑起來。
一九三五年就參加領導馬來西亞各界華僑抗日救亡運動的彭光涵,可謂老華僑了。他于一九四0年回國參加抗日戰(zhàn)爭。一九四九年他參加了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作,并作為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國旗、國歌、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秘書參與這些方案的擬訂。一九五0年任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由此開始做僑務工作。國家領導人會見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的許多場合,彭光涵都參加了。
彭光涵回憶,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會見來京參加國慶活動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旅行團正副團長時,鄧小平再次強調,僑務工作要提到日程上來,要恢復過去的僑務機構。他指出,我們的政策還是那些,在國外生活的,鼓勵他們加入所在國國籍,但不能強迫。加入外國國籍也可以為祖籍國服務,還有個更好的條件,可以加深兩國關系。不愿意的也不勉強。祖國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僑務政策絕大部分要恢復起來,某些要改正,不完善的要完善起來,不妥當?shù)囊倪M。
兩天之后,會見港澳同胞國慶代表團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銘澤及夫人時,鄧小平又說,“說什么‘海外關系’復雜不能信任,這種說法是反動的。我們現(xiàn)在不是海外關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關系是個好東西,可以打開各方面的關系!娜藥汀f什么‘地、富、反、壞、僑’,把華僑同地、富、反、壞并列起來,這種錯誤說法和做法一定要糾正過來。要做大量工作,進行政策教育,全國執(zhí)行。中央已下了這個決心。對愿意出去的人,不要搞得那么緊,繼承遺產(chǎn)、娶親等等,都可以出去。回來的也歡迎。”
彭光涵還記得,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僑務工作會議”,研究僑務工作政策和恢復僑務機構的事宜。鄧小平在會上指示,一定要落實“文革”中因海外關系受害的歸僑僑眷政策。一九七八年一月,國務院正式下發(fā)文件,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成立了,僑務工作就此正式恢復。廖承志出任僑辦主任,彭光涵擔任秘書長職務。根據(jù)鄧小平的指示,并在國僑辦努力下,三萬多歸僑僑眷逐步落實了政策。
在彭光涵的記憶中,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每年都要接待幾次海外華僑華人,并鼓勵華僑華人回國(來華)投資創(chuàng)業(yè)。他說,對于中國來說,大發(fā)展的機遇并不多。中國與世界各國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機遇。比如,我們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對祖國做出了很多貢獻。
在鄧小平正確的僑務政策指引下,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引進的外資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來自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的投資。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投資中國的熱情沒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