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不劃龍船,不吃棕子。
韓國于二○○四年六月十日至二十七日舉辦江陵國際觀光民俗祭,同時舉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民俗學家、藝術(shù)家前來參加。
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于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落祈豐的慶典,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祭拜大關(guān)嶺山神與大關(guān)嶺國師城隍以及國師女城隍神的。整個活動包括祭儀、演戲、游藝三大部分。
迎神祭祀活動從四月十五日開始至五月七日送神,長達二十多天。祭禮有二十五種之多,其中國師城隍祭儀初獻官為市長,奉安祭初獻官由議長擔當,迎神祭初獻官為文化院長,還有朝奠祭、送神祭等,也分別由警察署長、教育廳長等各級長官擔當。
最傳統(tǒng)的是巫俗祭儀,用歌舞來娛神又娛人,由女巫向神轉(zhuǎn)達人的愿望,儀式分為十八幕,有不凈巫祭、七星巫祭、世尊巫祭、花歌巫祭,均由女巫導引,全民參與,共祝村落安寧,漁農(nóng)豐收。
民俗戲最有特點的是官奴假面舞劇,巡回在各城隍堂演出,幽默諧趣,大同合樂。其它民俗游戲有蕩秋千、角力、投壺、民謠演唱等,最后一項是“亂場”,實際是一次大規(guī)模的綜合集市,有點像中國的廟會,主事者說這是民俗順應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新思路,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參加,并說這是江陵端午祭的時代意義之所在。
其它民俗活動還有打造車輪餅食、釀制濁酒、削制菖蒲發(fā)簽、用菖蒲洗頭、沐浴、繪制午時符、端午扇等。每年這個時候,都由官府出面主祭,民間也一直保持著這些風俗習慣。
因為這時間與中國的端午節(jié)相近,許多風俗又與中國端午節(jié)相似,到一九二七年正式把山神祭定為端午祭,一九六七年列為國家重點無形文化財產(chǎn)第十三號,并擬于二○○五年向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無形遺產(chǎn)”,因而引發(fā)了前段被我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保衛(wèi)端午”之類的事件,實際上此端午并非彼端午。韓國的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jié)是兩回事。
大會期間,筆者到韓國端午風俗體驗館領略了上述風情后,又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山村──太白山村去和村民一起共飲他們親手釀制的濁酒,據(jù)說是和日本的清酒相對應而得名的,味道與我國去了撈糟的精米甜酒相似;車輪餅類似我們的煎餅,圓圓的,似車輪狀,故名,是用小米、粟米等淀粉加香菜、粒等煎成;村民們還當場為我們打造山牛蒡糕,裹上炒熟的黃豆粉,香軟可口,味道有點像河北的驢打滾和四川的三大炮。
日前給文化部長轉(zhuǎn)達韓國申報信息的烏丙安教授也參加了大會,他說媒體誤解了他的本義,他是希望政府重視這些無形的文化資產(chǎn)的保護,而并非去保衛(wèi)或搶報什么專利,人類的文化資源是可以共享的。
江陵端午祭并無劃龍船、吃棕子的項目,而在世界民俗館中報道了中國、越南以及東南亞各國的端午風俗,并展示了中國賽龍舟的巨幅畫面,韓國學者在大會上公開說,江陵端午祭受到中國端午節(jié)的影響,但在發(fā)展中自成體系,這是國際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
文章來源:香港《大公報》文/葉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