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倉二月二十三日電題:太倉鄭和紀念館為何假座天妃宮內(nèi)?
中新社記者韓勝寶
中新社記者“探尋鄭和之路”的第一站——太倉劉河鄭和紀念館,位于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劉家港,假座于鄭和曾率文武隨從朝拜海神娘娘的歷史遺跡“天妃宮”內(nèi)。
太倉鄭和紀念館建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即鄭和首航五百八十周年時,位于太倉劉河“天妃宮”的后殿。記者跨進天妃宮莊嚴的山門,但見平坦的金山石鋪成的道路通向紀念館的主樓,路旁蒼翠的塔松、如茵的草坪和古建和諧一致,令人心曠神怡。樓前的“錨泊瀛涯”雕塑突出了紀念館的主題。峙立的群礁代表古老的瀏河鎮(zhèn),高高豎起的大鐵錨上懸掛著羅盤,象征著鄭和在劉家港集結(jié)船隊,揚帆起航。
展廳底層正中是一座三米高的鄭和手握航海圖的坐像,黑色方正的大理石底座上刻著:鄭和(一三七一——一四三五)幾個金燦燦的大字。塑像背后與左右兩側(cè)墻面上三幅巨型磨漆壁畫《鵬起瀏江》氣勢磅礴,畫面線條流暢明快,人物栩栩如生,富有鮮明濃郁的民族風格,再現(xiàn)了當年鄭和首次從劉河出洋時的壯觀場面。鄭和船隊中十幾艘寶船“云帆高張、晝夜星馳”,無論從大廳的哪個角度看,都給人以那船是迎面駛來的感覺。二樓陳列著鄭和使用的寶船模型和展示當時鄭和七下西洋蹤跡的電動航海圖以及有關實物。
太倉鄭和紀念館為何假座天妃宮內(nèi)呢?據(jù)太倉鄭和研究學者介紹,這與鄭和信奉天妃有關。鄭和七下西洋歷時二十八年,往返于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前后到達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他向海神天妃祈求保護。鄭和下西洋前,每次都要率文武隨從在劉河天妃宮舉行朝拜儀式。
海神天妃,也稱天后,產(chǎn)生已有一千年的歷史。福建、臺灣一帶稱天妃為媽祖,是航海者的精神支柱,也是沿海居民崇奉的海上保護神。劉河天妃宮《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記載:“一稱神號,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燭于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為夷,舟師恬然,咸保無虞!彼麄冋J為鄭和七下西洋能在海上平安航行,主要靠朝廷的威福和天妃的保佑。天妃保佑鄭和七下西洋有功,受到褒揚。
太倉鄭和研究學者稱,在鄭和所處的明代,盡管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在當時已很先進,但在海上航行仍然經(jīng)常受到風浪的襲擊,祈求神靈保佑是他們勝利完成下西洋任務的精神支柱。鄭和下西洋行前沿途要祭祀天妃,平安歸來后要酬謝天妃。宣德五年鄭和出使西洋,舟師泊于太倉劉家港天妃宮祠下,念及數(shù)次皆仗神明護助之功,便修飾天妃宮,還勒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昭示永久,并植西域海棠。因此,把太倉鄭和紀念館假座天妃宮內(nèi),更有助于對鄭和及媽祖文化的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