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英國老首相丘吉爾,在訪美之后曾給過一個中肯評語,那就是﹕“報紙?zhí)瘢菁執(zhí) ?#65111;幾十年來斗轉星移,這薄者越薄而厚者似乎更厚,令人不得不佩服WC爵士的英明。
托高速印刷機之福,一份星期日英文報紙,除新聞、財經(jīng)、體育、旅游、車市、房產(chǎn)、娛樂、書評等多個版面外,還附送雜志和電視指南,加上各大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和藥房廣告,以及雜貨商的減價券,令整份報紙厚及寸許。買得來無法輕巧地拿著,只好象披薩那樣托在掌上,或似公文包一般夾在腋下。曾有一次陪來美探親的父母散步,途經(jīng)一間便利小店時,先生審言進去買報。見他出來時的吃重模樣,岳父大人還以為女婿打劫了人家,驚異地質(zhì)問﹕“那是什么…”﹖
一份星期日《洛杉磯時報》,常令全家皆大歡喜。大女兒是“咖啡貓”迷,常常搶先抽走漫畫版,接著就笑得東倒西歪﹔小女兒酷愛甜食,對雜貨店漂亮的糕點廣告總是愛不釋手﹔報中如果漏夾了電器行廣告,先生整個禮拜都會感到悵然若失﹔就在他埋頭研究股票行情,一本正經(jīng)作“市場觀察(stock market watch)”時,我也正積極地“觀察市場”,只不過此舉乃watch supermarket 是也。美國超市的價格戰(zhàn)總在報上打得不可開交,令我足不出戶便可以輕松地貨比三家。不要小看幾毛錢的減價券,長久下來節(jié)省的數(shù)目其實相當可觀,比股市收入還來得快捷與安全。
有趣的是,周六就可以買到周日報紙,叫作Sunday preview。早年我們辦身份時須在《洛杉磯時報》的求職欄刊登廣告,一寸見方的版面竟花費上千元,難怪其零售價只需一塊五而已。有閑情將英文大報看遍的,大概只有那位儒雅的流浪者。我每次去圖書館,總見他埋在舒適的沙發(fā)里,夏吹空調(diào)、冬享暖氣,日復一日盯著報紙細讀。假如這位先生忽然成了知識淵博的大教授,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既然重大時事早已在電視和網(wǎng)路上有所見聞,閱讀美國報紙則旨在提高英文水平。由專題報導和述評文章當中,可以學到新興詞匯,對中學生的益處尤其顯著。不過看報后十指常被油墨染黑,想到以前在國內(nèi)還可以用報紙裹燒雞,總讓人不禁啞然失笑。日前我有文章登在家鄉(xiāng)晚報,承蒙老同學寄來一份,久違的小巧版面,更凸顯美國報有如恐龍般龐大。望著轉眼就堆積如山的舊報垃圾,只能為早已不堪重負的地球長嘆一聲﹕美國報紙實在太厚了﹗
來源:美國《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