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電 題:中國人仲夏正忙“路”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仲夏之際,有三條路,中國人走得正急。
四月,中國廣州。來自大陸和臺灣的兩位僧人攜《六祖壇經(jīng)》,將“重走唐僧西行路”。在隨后六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將沿著千百年前唐僧取經(jīng)的道路,從古都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中國西部,穿越巴基斯坦和尼泊爾,最終抵達(dá)印度那爛陀寺。開始一場新“唐僧送經(jīng)”的故事。
五月,中國江西。經(jīng)過層層篩選的二十六位長征志愿者從這里啟程,開始了“重走長征路”。一部“我的長征”的電視追蹤在媒體頻頻閃現(xiàn),讓觀眾時刻能感受到這個隊伍的脈動。
七月,中國西藏。這一片神奇的土地將第一次迎來火車的轟隆聲。中國人經(jīng)過半個世紀(jì)的努力,終于貫通了青藏鐵路。北京、成都、西寧,屆時將三路并進(jìn),會師拉薩,共飲青稞酒,飽覽雪域情。
三條路在腳下,參加者腳步正緊。
“重走唐僧西行路”,雖沒有《西游記》所說妖魔鬼怪?jǐn)r路,但崇山峻嶺、水深湍急等險情仍不可小覷。兩位僧人將憑借他們的修行定力,徒步追慕古圣先賢,追尋那心中的僧家伽藍(lán)。
“重走長征路”,自江西于都起步以來,在一個月的行程中,“長征”隊伍雖風(fēng)餐露宿、長途跋涉,但人馬已接近草地雪山。這支隊伍里,雖來自五湖四海,但“奪取長征新的勝利”是他們共同的信念。
青藏鐵路,因行駛于平均海拔四千米上的青藏高原而成為世界鐵路版圖上的后起之秀。鐵路通車一方面打開了雪域之門,另一方面,也為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藏民族帶來走向世界的機(jī)會。這條路在經(jīng)濟(jì)、文化、思想多方面的立體影響正隨著滾滾車輪而顯現(xiàn)。
表面上,三條路各有所向,但個中因由還是有可思量之處。
“重走唐僧西行路”是一條歷史回眸路,僧人們可能為了宗教的理想,但他們腳下正延伸著佛教回流印度的交流之路。當(dāng)年唐僧印度取經(jīng)是為弘揚佛法、振興大唐王朝,今日僧人們回贈給那爛陀寺《六祖壇經(jīng)》,既是“中印友好年”的文化交流,也是佛教在經(jīng)歷千百年中國本土化發(fā)展之后溯本追源的一次努力。
而“重走長征路”是一條“追魂之路”,其所追之魂正是長征中大無畏的革命之魂。而這革命之魂顯然已經(jīng)超越革命的價值,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難怪報名者成千上萬,參加者執(zhí)著不懈。
青藏鐵路是一條“天路”,“天路”通天,自然與眾不同。從破解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tài)脆弱三大難題,到專門研制的封閉列車、全線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都足以讓中國人找到鐵路建設(shè)的自信心。
縱觀三條路,雖方向不同,但一個主題隱約其中——中國人正腳踏實地尋找復(fù)興、富強之路。
“重走唐僧西行路”,與外界友好交流,找尋歷史中曾經(jīng)復(fù)興的經(jīng)驗;“重走長征路”,體味革命者的艱辛,是為從先輩們的腳步里找到民族奮進(jìn)之魂;青藏鐵路通車,則是謀求國富民強之舉。
由此來看,三條道路雖歷經(jīng)艱辛,但所擔(dān)負(fù)的使命都沉甸甸。盡管各路人馬腳下路途艱辛,但大家相信魯迅的名言:“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