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記者 冽瑋)地處內陸的陜西在悠久的文化積淀和演變中形成了獨特方言,其很多用法和發(fā)音都來自古漢語。近來古城西安出現的“陜西方言角”, 除了用陜西話對話,發(fā)起者還倡導用陜西話朗誦漢賦和唐詩,旨在鼓勵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據了解,陜西是中華民族文化發(fā)祥地之一,相傳漢字為黃帝的史官倉頡所創(chuàng)造,倉頡是陜西寶雞人。陜西方言在古代叫“雅言”,秦漢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促使了陜西話影響到中國各地,唐代則達到鼎盛,當時的皇帝、妃子、大臣、百姓、外國使節(jié)均說陜西話。但是近現代以來,隨著外來人口的涌入以及普通話的推廣,陜西方言存在空間日趨萎縮,導致很多詞只能在文藝作品中見到。
據一位“方言角”的發(fā)起人介紹,陜西話里至今保留著大量古漢語精華,寶雞一帶將“豬”讀作“只”,人們以為是很土的讀音,其實應當是“彘”,是古雅的語言;陜西話“嫽的太”是“很好”之意,《辭海》曰:嫽——美好;陜西人把吃飯叫作“咥”飯,“咥”是古漢語“咬”的意思。《易·履》里就有“履虎尾,不咥人,亨”的說法。
記者在位于大雁塔東側的“陜西方言角”看到,除了好奇的外地游客,還有一些大學生和外國留學生,紛紛跟著學說陜西話,其熱鬧程度不亞于高校里的“英語角”。
陜西師大成教學院的邢紀彥副教授告訴記者,陜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可以窺視到古老華夏文化的發(fā)展軌跡,應該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加強對陜西方言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