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國學圈內出現(xiàn)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題,比如:有關專家考證《柳氏家譜》后,發(fā)現(xiàn)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不具于譜,因此是個千年謊言,甚至是宋代理學家的道德騙局;北京大學李零教授通過考證后,認為孔子的身高和姚明差不多。
國學紅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國學話題自然也就層出不窮。但是,出現(xiàn)了如此眾多缺乏依據(jù)、了無價值、聳人聽聞的國學話題,卻不能不使人懷疑所謂“國學熱”只是一種虛熱,而不是真正的“國學復興”,甚至是背離了“國學復興”應有的價值持守。
難道《柳氏家譜》沒有記載柳下惠吃飯,他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南宋《柳氏家譜》沒有記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但是西漢毛亨的《毛詩故訓傳》卻明載此事。緣何寧信近書而不信古書?如果朱熹題字《柳氏家譜》就是宋明理學家編造“坐懷不亂”的道德謊言,那么今人為古書寫的前言、序言、題詞等又何止千千萬?難道今人都涉嫌編織謊言?
清代有些考據(jù)名家曾認為商朝根本不存在或只是傳說,但20世紀初殷墟特別是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卻有力地回擊了這種懷疑。人們一直認為東晉梅賾所獻《尚書》是偽造之書,但近年出土郭店楚簡中有的戰(zhàn)國時期的書簡殘片卻用了梅賾本《尚書》中的不少句詞,證明梅賾本《尚書》極有可能是古本和真本。
今人懷疑古人古書不是不可以,但有個基本前提,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不是動不動就拿古人惡搞,為了從所謂的研究國學中尋找自身利益。談古人、做學問、寫文章都需要貫通古今、小心求證、縝密推理,這是研究國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李零根據(jù)《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的說法,精確計算出孔子身高221.76厘米,和姚明的個子差不多。一個大學教授、考據(jù)名家,竟然花費心思求證這些雞零狗碎的問題,真不知道是國學的笑料還是敗筆?磥,保不準李教授哪天就會拿出證據(jù)說張飛使用丈八蛇矛是真是假的問題來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惡搞古人、天價國學班、國學書籍粗制濫造、國學研究者頻繁走穴,等等。這些現(xiàn)象湊集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國學大拼盤”,轟轟烈烈,熱鬧異常,看似國學復興,實則是對國學的一種褻瀆。進而言之,制造無聊國學話題的人是在吃國學飯,而關注無聊國學話題的人則是在看國學戲,國學的真精神卻無人問津、悄然流失。說到底,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國學研究也已經打上了“利益為王”的烙印,所謂的研究國學,往往只是一些人借了國學的皮膚,用以炒作自己、謀取利益而已。
國學即是中國固有的學問體系和文化命脈,是中華民族之所以為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興我國學即塑我國魂;蛘哒f,國學精神的自覺和復活,本應是國學復興的主體內容和基本訴求。國學精神的復活,無論是價值觀念還是倫理道德,無論知識學問還是生活旨趣,皆是有助于診治價值虛無、精神空虛、道德滑坡、人際疏離等現(xiàn)代社會文明病,并肩負有支撐中華民族復興以及中國人為世界文明做貢獻的歷史使命。如果不能堪此重任,則與其復興,不如死亡。
《左傳》上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蔽覀円部梢哉f,人為制造和炒作國學話題,打著國學旗號敗壞國學聲譽,就是給國學帶來災難的“慶父”。此一惡習不除,則國學永無寧日,甚至是會日趨沉淪與墮落。這樣的國學復興,要它何用?
但是,正如保不準李零教授哪一天會弄出個張飛使用丈八蛇矛是真是假的國學話題來一樣,也保不準下一個國學話題就會是秦始皇到底會有幾根頭發(fā)?國學,到底是媚俗無聊、娛樂至死,還是鳳凰涅槃、脫胎換骨?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王達三系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研究員,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