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封閉到開放的路標
30年間,我們完成了“鄉(xiāng)土中國”到“開放中國”的歷史跨越。這些“身份證明”的變遷,悄然訴說著新時期中國社會與公民權利的前行
出門在外,拿什么證明你自己?
多數(shù)人第一反應是:還用說嗎,身份證!
靜心思量,就在30年間,證明我們身份的這個小小物件,經(jīng)歷了多么巨大的跨越——
30年前,我們出門總不得不帶上一張介紹信;30年前,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不敢想象自己會跟駕照、護照扯上關系。今天,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國內(nèi)到國外,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中國人的自由流動已成常態(tài)。
曾記得,20世紀80年代以前,全國通行的身份證明只有一種:介紹信。薄薄一紙,離了它,出門、辦事寸步難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固守鄉(xiāng)土的人們有了頻繁流動的需要,封閉的管理模式開始動搖。1985年,一人一證的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在全國推行。
更便于個人使用和社會管理的身份證普及,“盲流”和“收容遣送”成為歷史名詞,暫住證和居住證成為人們生活在異鄉(xiāng)的證明……普通中國百姓,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流動權利。
今天,盡管戶口仍是戶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人們對變革固有戶籍管理制度的呼吁和努力從未停歇:城鄉(xiāng)二元的戶口體制正在突破,城市戶口所附加的利益價值逐漸松動。
今天,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對外開放的擴大,護照走進越來越多普通中國公民的生活。一個民族,更加緊密地擁抱世界,一個時代,更加堅定地走向開放。
那時,出門必備介紹信
本報記者 梁昌杰
今年56歲的鄭衛(wèi)國,曾是湖北省黃梅縣文化館館長,提起介紹信,勾起了他的回憶。
“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1971年,黃梅縣文化館有機會去武漢參加文藝演出放電影,同事小袁老家在武漢,我們就讓他拿著介紹信帶著膠片去了。沒想到小袁把介紹信揣在兜里,洗衣服時給洗壞了。正巧遇上工人糾察隊,小袁拿不出介紹信,被當作‘黑戶’給糾察去,單位領導趕去才把他接出來。”
1985年之后,身份證逐漸普及起來。然而為了保險,那幾年鄭衛(wèi)國出門還是會同時再開一張介紹信。1987年,他們?nèi)ノ錆h參加一個戲劇節(jié),就多虧了一張介紹信才避免流落街頭,因為稍微正規(guī)一些的賓館都必須有介紹信才讓入住!澳睦锵瘳F(xiàn)在,帶著一張身份證就夠了,出行辦事都方便!”
我是“北京新市民”
北 柳
蘇琪是一名電腦程序員,在北京生活了8年。她一口地道的京腔,對京城好玩有趣之地了然于胸。
每次回家,親戚都羨慕地說:“妮子啊,你現(xiàn)在是北京人,不簡單。”蘇琪便呵呵笑兩聲,這其中,有點自嘲和無奈。
到北京第二年,蘇琪想打聽辦戶口的事,興沖沖去派出所詢問。工作人員懶洋洋地問:“在北京連續(xù)3年,每年納稅達到80萬元了嗎?”蘇琪詫異地搖頭。
“或者,你能證明自己是一個近3年納稅總額達到300萬元的私營企業(yè)主?”蘇琪依舊搖頭!盎厝グ,像你這樣的普通北漂,全北京好幾百萬。”
沒有戶口,排遣不了心中的漂泊感,總覺得自己少一個“身份證明”。固執(zhí)的蘇琪對這幾年戶籍制度改革的新聞分外關注。第一次聽說手中的“暫住證”可以換成“居住證”,憑這個所謂的“北京綠卡”,可以“在購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學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時,蘇琪歡欣鼓舞?墒牵钡浇裉,蘇琪還是買不了低價的“兩限房”,買不起高價的市場房。而她同樣拿著“居住證”的同事,還在為在北京上學的孩子既不能在北京高考、沒學籍不能回老家高考的事犯愁。
司機那會兒很吃香
本報記者 紀雅林
在太行山麓的一個小城,剛滿52歲的李建平是一家機關單位的司機。他的“駕齡”,算到今年整整28年。
說起老李開車,還得從他父親說起。老李的父親,新中國成立前是個修汽車的學徒工,建國后考了駕駛證,開了十幾年卡車。在父親的帶動下,老李一家這輩子都在跟汽車打交道:大哥是交警,小妹在運輸公司工作,自己和妻子都在交通局。
有的時候,老李會給年輕司機講起自己當年的經(jīng)歷。那時候可不像現(xiàn)在,誰想學車就能學,必須要單位批準,調(diào)到車隊才有資格,跟著師傅學三年,再考駕照。而有駕照,就意味著好工作,很讓人眼熱!澳菚r候物資不豐富,當司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還能捎回什么餅干啊、毛料啊之類的緊缺貨,周圍人巴結都來不及呢!被貞浧鹱约骸拜x煌”的年代,老李咂咂嘴,“如今時代不同了,只要想學車,花上個把月就行!
30年來,從東風“解放”,到“130”工具車,再到“213”吉普、桑塔納2000,現(xiàn)在是凱美瑞,老李開的車越來越“高級”,不過這些都是公車。去年考取駕照的兒子小李,正打算給家里買輛小車,讓開了一輩子公家車的老爸也開開自己的車。
“外國變近了,世界變小了”
周 路
中聯(lián)國興書畫院的徐磊因為職業(yè)原因,經(jīng)常出國交流。30年前第一次辦理護照的情景,他還記憶猶新。
“那時候,出國可是件大事。先得去公安局排隊領表,一天只發(fā)20多張表,第一次去一看,領表的人排成長龍,傻眼了,沒有領到表。第二天我6點多就去了,還是沒領到。第三次起了大早,半夜3點就起床去排隊,才終于把表領了出來!
過了這關的徐磊還不能松勁,接下來還要面對:單位審批證明、境外邀請材料、經(jīng)濟擔保證明、辦理公證、提交翻譯材料諸多手續(xù)和審批程序!扒扒昂蠛50天,拿到出國護照時,只有一個感覺,累!”
2002年,徐磊再辦護照時就不同了。“這一次,從填表、拍照到受理還不到10分鐘,不到5天就收到護照,F(xiàn)在辦護照更是方便,不用再填寫登記卡了,出國就跟去趟外地差不多。一個感覺,外國變近了,世界變小了!毙炖谡f。
【改革步伐】
30年戶籍制度變遷
1984年 《國務院關于農(nóng)民進入集鎮(zhèn)落戶問題的通知》中,持續(xù)已久的嚴格控制城鎮(zhèn)戶口的規(guī)定第一次出現(xiàn)松動,允許農(nóng)民進集鎮(zhèn)落戶,但仍明確規(guī)定戶口松動的范圍“不含縣城關鎮(zhèn)”。
1985年7月 《公安部關于城鎮(zhèn)暫住人口管理的暫行規(guī)定》,第一次對離開戶口原籍地的公民提出了必須申辦暫住證或寄住證的規(guī)定,開始有條件地允許公民自由遷徙。
1985年9月 全國人大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開始要求年滿十六歲的公民辦理身份證。
1997年6月 《國務院批準公安部關于〈小城鎮(zhèn)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和〈關于完善農(nóng)村戶籍管理制度的意見〉》,以及1998年8月《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于解決當前戶口管理工作中幾個突出問題的意見的通知》,都先后程度不同地放寬了城市戶口的管理。但這些政策并未普遍執(zhí)行,尤其在許多大城市。
2002年 十六大宣布取消二元戶籍制度,并逐步執(zhí)行。截至目前,全國有12個省市實行了這項制度,農(nóng)村人和城里人拿上了一樣的戶口。
2004年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開始實行,同年開始換發(fā)第二代身份證,計劃五年內(nèi)全面完成換發(fā)。這使中國的戶籍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大大推進了一步。
資料整理:朱佩嫻
1984年 允許農(nóng)民進集鎮(zhèn)落戶
1985年7月 有條件允許自由遷徙
1985年9月 年滿十六歲要辦身份證
1997年6月 放寬城市戶口管理
2002年 逐步取消二元戶籍制
2004年 開始換發(fā)二代身份證
執(zhí)行策劃:紀雅林 梁昌杰 版式設計:張 鐵 肖潘潘 制表:宋 嵩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