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4號線首末車時間確定———早5時至晚11時30分,這一超長運營時間可確保4號線接駁所有換乘地鐵線;8月,部分居民將受邀試乘;9月底開通運營時,所有站點將實行嚴格安檢。
8月邀請市民試乘4號線
昨日,運營商京港地鐵公司運營經(jīng)理郭初光首次透露了4號線首末車時間安排,首車初定早5時發(fā)車、末班初定晚11時30分開出,該運營時間超過了不少北京既有地鐵線。
“我們要確保4號線的首末車,能與所有換乘地鐵線完全接駁!惫豕獗硎荆词棺钔硪话嗑┙虺请H列車在北京南站下車的旅客,也可在站內(nèi)乘4號線離開。
郭初光透露,自6月20日4號線分段試運營以來,4號線南段發(fā)車間隔已從10分鐘縮至5分鐘,未來還將縮至3分鐘,達到9月底開通時的最小運營間隔。8月,4號線將結(jié)束空載試運營,將模擬開通后的實際情況,開始載人試運營,將通過各個社區(qū)邀市民進站試乘。
站內(nèi)每平米超6人將限流
郭初光表示,4號線開通時預測客流將超50萬,在應對大客流上,京港公司將學習北京地鐵運營經(jīng)驗,其中包括采取臨時限流措施。按京港公司目前擬定的客流組織方案,與其他地鐵線一樣,站內(nèi)客流密度達到6人/平方米的警戒線時,運營方將在站外臨時限流,暫緩進站,待站內(nèi)人流疏散!爱斎,6人/平方米的標準是依靠站內(nèi)工作人員目測的。”
在客流最大的西直門站,由于涉及與既有線的換乘,京港公司已和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建立了協(xié)調(diào)機制,一旦4號線客流猛增,將隨時知會2號線、13號線工作人員,雙方共同采取措施。
4號線各站嚴格安檢
與北京其他地鐵線一樣,4號線開通后,所有車站入口處將實行安檢。郭初光表示,經(jīng)與公安部門協(xié)商,目前各站安檢儀擺放位置已確定,9月初全部擺放到位。7月中旬,4號線另行招募的安檢員將陸續(xù)進駐,開始培訓、演練。至于安檢標準,郭初光表示,和其他地鐵線一樣,“每個人、每個包都要安檢,我們會嚴格執(zhí)行! (記者左林)
- 現(xiàn)場
藏藍色制服可防靜電
4號線員工制服發(fā)布,取消肩章以凸顯服務性
藏藍色制服可防靜電
本報訊 (記者左林)昨日,京港地鐵公司首次發(fā)布4號線員工制服。出于地鐵安全運營考慮,該制服增加了防靜電設計。9月底,4號線試運營時,600多名站務人員將身著藏藍色新制服與乘客見面。
形象
站務員著制服像空姐
中式立領的白襯衫、深藍色馬夾和領口的桃紅色絲巾上下呼應,一個個高挑、俏麗的站務員穿上制服,逐一走出,好像一群空姐。京港地鐵公司昨日發(fā)布的員工制服分3大類,包括運營人員制服、維修人員工服、保安制服。
運營人員制服以藏藍色為主色調(diào),全部量身定做,分夏裝與冬裝兩個系列,通過顏色與款式來區(qū)分普通員工與管理人員,整體設計簡約、現(xiàn)代,力求增加親和力。
設計
取消肩章凸顯服務
記者注意到,與常見的地鐵員工制服不同,4號線的工服未采用常見的肩章、袖章設計,唯一顯示其工作身份的,只有胸口一個小小的銘牌,記載著員工姓名和職務。
京港地鐵公司分管人力資源的副總經(jīng)理顧群解釋,這是為了與執(zhí)法人員制服相區(qū)別,突出服務理念;而考慮到地鐵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性,毛滌制服面料中加入了防靜電導電纖維。
服務
開通之初將聘禮儀小姐
據(jù)介紹,除站務員、維修人員等固定崗位外,4號線還將聘不少“臨時工”,如早晚高峰幫助組織客流、維持站臺秩序的站務助理!邦愃破渌罔F線的文明乘車監(jiān)督員”,顧群表示,這些站務助理也將配統(tǒng)一制服,目前尚在設計。
此外,4號線開通之初的3個月內(nèi),京港公司還會聘禮儀小姐,站在自助售票機、售票窗口附近,用她們甜美的笑容,展現(xiàn)4號線優(yōu)秀的服務水平。
- 相關新聞
中關村兩公交站擬移百米
包括特9路與740路,旨在方便換乘4號線
本報訊 (記者左林)為方便乘客換乘,途經(jīng)北四環(huán)的特9路與740路中關村站有望東移100米,向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靠攏”。
目前,從地鐵特9路、740路公交站牌到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東北口約300米,為縮短乘客換乘距離,有關部門擬將兩個站牌東移100米。
除了考慮到公交換乘,4號線中關村站周邊還將新添不少便利設施,如建設兩處自行車停車場,每處可容納約千輛自行車;施劃3處出租車臨時?空镜取
地鐵4號線運營小檔案
火車換乘:北京南站站可換乘鐵路列車。
開通時間:9月28日 發(fā)車間隔:3分鐘
首車時間:早5時(初定) 末車時間:晚11時30分(初定)
北端終點:安河橋北站 南端終點:公益西橋站
地鐵換乘:海淀黃莊站可換乘10號線;西直門站可換乘2號線、13號線;西單站可換乘1號線;宣武門站可換乘2號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