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江山7月4日電(記者 夏毅 見習記者 邵燕飛 )落葉需歸根,人死歸故里,中國人延續(xù)千年的故土情結在臺胞金慶民老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至死都念念不忘,囑咐我們一定要把他的骨灰?guī)Щ丶亦l(xiāng)安葬!眲傆谌涨八徒饝c民老人骨灰回浙江江山廿八都鎮(zhèn)楓溪村安葬,也是金慶民老人生前把兄弟的夫人米錦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萬千,“如今,他總算遺愿得償。”
血濃于水的親情 為同胞奔走兩岸
據江山市廿八都鎮(zhèn)臺胞臺屬聯誼會會長姜志深介紹,金慶民老人于1924年出生于廿八都鎮(zhèn)楓溪村,曾任吉林省財政廳長姜守全的警衛(wèi),1949年隨部隊赴臺。退役后,金先生在臺灣認識了一個拜把兄弟,而這次他的骨灰也是由這位兄弟的夫人米錦繡,代為捧回了家鄉(xiāng)。
“在病危的時候,金先生就想著要回來,但那時候他的身體并不適宜,臨終時他一再囑咐我們,一定要把他的骨灰?guī)Щ丶亦l(xiāng),這是他的心愿!泵族\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據米錦繡回憶,在臺灣大多數時間他們都和金先生住在一起,即使中間有段時間金先生住到臺北去了,他們之間也保持往來!懊總除夕我們都在一起過,在他病危那段時間,正好也是除夕,那年我們和金先生是在加護病房過的年。幾個月后我們送他到了救養(yǎng)院,過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因心臟衰竭去世了!
在臺灣的日子里,老人日夜思念家鄉(xiāng)。1987年,大陸開放,允許臺胞探親。1988年,離開家鄉(xiāng)近40年的金慶民走上了回家的路。當時,他是作為第一批臺胞回來的。
“1984年伯父第一次寄了300美金回來,”金先生的侄子說,當時伯父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看看大陸這邊的家人還在不在,從這之后他們就有了聯系,“1988年之后,伯父每年都會回來,有時一年回來2次,直到去世前5年,身體不太好就回來過了!
“1990年,金先生帶著第二批臺胞代表回家探親!苯旧钫f,在金先生的影響下,姜翰云、陳省三等30多位廿八都籍臺胞陸續(xù)返鄉(xiāng)探親。目前在廿八都的臺胞臺屬已達到300多人。
2008年,84歲高齡的金慶民老人在臺灣去世,安葬于家鄉(xiāng)成為其遺愿。然而,金慶民老人是臺灣榮譽軍人,骨灰由政府集中放在忠靈堂,金先生的愿望一時間難以實現。
樂善好施 報鄉(xiāng)情奉獻畢生
在村民的印象中,金先生是個樂善好施的人!坝猩,能為家鄉(xiāng)做點貢獻,我知足了。”這是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記者看到,在鎮(zhèn)上楓溪河邊的一段水泥路,就是老人投資15萬元修建的,上建一亭曰“望峰亭”。姜志深說,90年代,家鄉(xiāng)的水安橋橋廊被臺風摧毀,金慶民老人積極聯絡捐資,2001年元旦,水安橋重現原貌,“現在楓溪村老人活動中心水星廟也是金先生聯絡臺胞姜翰云等捐獻10多萬元重新修繕的!
“我哥哥為人忠厚,每次回來就算借錢都要給生活條件不好的老人一些錢,好幾次回去他身上連路費都沒了,還是我兒子給他買的機票!苯饝c民的弟弟金慶良今年已經80歲的高齡,說到哥哥他很感慨。
“金先生很守信用,別人托他帶回來的金戒指這些首飾,他都必親自帶到。”鄉(xiāng)親們說。
離世兩年后,在親人和戰(zhàn)友的多方努力下,2010年6月25日,老人骨灰被親人接回了家鄉(xiāng)。“為同胞奔走兩岸,報鄉(xiāng)情奉獻畢生!边@是廿八都鎮(zhèn)臺胞臺屬聯誼會會長姜志深為老人題寫的挽聯,也是老人一生的寫照。(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聞育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