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10日電 如今市面上銷售的解酒液、民間流傳的解酒秘方不少,究竟有沒有效呢?8月2日的臺灣《聯(lián)合報》刊出一篇題為《空腹喝酒不宜 熱茶解酒無效》的文章做了相關的介紹。
文章摘錄如下:
臺北醫(yī)學院藥學研究所教授林松洲認為,所有解酒的方法都是注重于加速酒精乙醇代謝成乙酸,變成二氧化碳,由呼吸或尿液中排出;富含維生素C的檸檬汁效果不錯,但千萬不能喝熱茶。
林松洲指出,要加速體內(nèi)酒精代謝,機轉(zhuǎn)在于強化肝臟酵素代謝功能,脫掉氫酵素活性,達到解酒的功能,市售解酒液要快速醒酒的效用不大。
民間有喝熱茶解酒的說法,但茶葉中的咖啡因或丹寧酸,無法加速肝臟排毒。但應酬前喝些溫熱牛奶,可在胃壁內(nèi)形成保護膜,延緩酒精穿透細胞進入血液的時間。
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中醫(yī)師楊素卿表示,中醫(yī)對解酒的理論在于排除血液中酒精成分,古書里有不少醒酒藥方;其中以葛根花湯最具代表性,還有枳椇子可止渴除煩,據(jù)說如果在枳椇子旁釀酒,那曇酒怎么釀都不香陳。
天然食物方面,桑椹汁可生津止渴,也是古代解酒毒的天然飲品;還有烏梅汁的酸味,具中和酒精中乙醇功能,也有醒酒的效果。
楊素卿說,酒后全身發(fā)熱,夏天消暑圣品西瓜汁水分多,有“天生白虎湯”之稱,喝西瓜汁可清熱解尿;此外,水梨含有機酸,味道酸酸甜甜,打成汁飲用,甘蔗、荸薺打汁也有相同的功效。
中醫(yī)師也大力推薦米湯是醒酒良方,以富含B群的糙米煮湯,取汁飲用;此外,蜂蜜水因含有特殊果糖,可加速分解酒精成分,對酒后頭痛、頭昏等不適癥狀也有幫助。
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營養(yǎng)部主任金惠民則提出,如果酒精已進入血液中,不論是那種解酒食物,都無法快速達到醒酒目的。一般而言,一面喝酒、一面吃食物,可減緩酒醉速度,因此建議不可空腹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