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老音樂家們的座談會,圍繞“網(wǎng)絡歌曲惡俗之風”的一場亂仗正在進行?梢韵胍,無論亂戰(zhàn)多么激烈,大概都不可能有什么勝負結果。那些被定位于“惡俗”的網(wǎng)絡歌曲顯然不會就此銷聲匿跡;甚至這種抨擊到底是出于主流音樂人的傲慢與偏見,抑或是源自一種真切的文化使命感?惡俗音樂流行到底是素質(zhì)使然,還是由于年輕人的叛逆?恐怕還是難以取得一致的認同。通過爭論,也許會有更多人開始關注音樂的格調(diào)品位問題;但在另一面,所謂的“惡俗”也許會因此獲得更多和更堅定的擁躉——對邊緣人群和邊緣文化來說,主流的壓力從來都不是負面因素,如同石縫中的野草,它們甚至往往因為壓力而更顯“茁壯”。
這樣說,并不是因為喜歡那些惡俗音樂;也不是說對惡俗應該聽之,但文化現(xiàn)象的特質(zhì)決定了,對惡俗文化現(xiàn)象應如同對待有害健康的香煙、快餐食品等一樣,在指出其可能弊害的同時,也要對相應消費群體給予理解乃至尊重。
揚湯止沸,莫如釜底抽薪。事實上,對待惡俗音樂或文化,比抨擊、抵制更重要的,是分析其為什么會出現(xiàn),并且如此迅速走紅。依筆者之見,惡俗走紅的深層原因,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文化厭食癥”——網(wǎng)絡音樂趨于粗鄙乃至垃圾化,是一代代年輕人在文化消費方面長期厭食、挑食、偏食的必然結果。
“文化厭食癥”不只體現(xiàn)在對低俗網(wǎng)絡音樂的追捧。譬如,最近網(wǎng)絡上流傳一則熱帖,對“暈”、“靠”、“垃圾”、“傻比”等“80后語錄”進行了批評。這些詞,任誰都知道確實不雅,沒文化沒品位,卻竟然成為一種時尚。這說明什么?只能說明這些人不愿意優(yōu)雅、不愿意文化,乃至是鄙視所謂“文化品位”的。還有,“有知識沒文化”是近年來比較熱的一個新詞,也是一種受到廣泛關注的現(xiàn)象,包括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生都不斷受到類似的批評。回想一下,為什么“芙蓉姐姐”會走紅于清華?為什么“超女”李宇春會讓北大學子瘋狂?這其中也確有反主流、反文化的邏輯在。除這些之外,“文化厭食癥”還有相當多地體現(xiàn),細察時下年輕人的種種言語行為習慣,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這種癥狀的蛛絲馬跡。
形成“文化厭食癥”有很多種原因,譬如教育內(nèi)容失當和方法失誤,譬如水土不服的外來文化產(chǎn)品形成的負面影響等。但歸根到底,“文化厭食癥”最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文化產(chǎn)品自身——諸多文化產(chǎn)品本身的長期低質(zhì)量或劣口味,既難以培養(yǎng)起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甚或也在逐漸敗壞文化的名聲,倒了越來越多人文化消費的胃口。
曾有人這樣寫道:“中國有太多的文化流氓,而缺少文化先鋒。中國所謂的文化人只是‘文化吃客’,他們以文化為生,卻不關心這種文化病得有多重,該如何救治,更不會為構建新的文化大廈傾力付出……一些文化圈里大師級的人物所做也只是講解、恭維和一些不傷大雅的批判。”應該說,這樣的總結雖然尖刻,然而確實相當準確傳神。在時下某些主流“文化人”眼里,所謂文化的確只不過是脂粉,是畫皮,是釣餌和忽悠術。由此,某些文化名流似乎患上了一種語詞依賴癥,好像離開“文化”就不會說話,或是離開“文化”自己的言談觀點就會降格一樣,動輒“文化”長“文化”短,無論什么都要用“文化”包裝一下,導致文化庸俗化的傾向日趨嚴重。尤其令人難以忍受的是,諸多文化平臺還被“祭壇”化,圈子化加上自我神化,使諸多“文化精英”由此成為被大眾厭惡的對象。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如有了“梨花體”人們不再尊重詩歌,形形色色貌似莊嚴神圣的文化贗品,也逐漸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文化和文化產(chǎn)品產(chǎn)生了游戲感——而不管眼前的這份產(chǎn)品是精華還是糟粕。(郭之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