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生于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shù),8歲-14歲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員。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歲時,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2004年因參演馮小剛賀歲劇《天下無賊》,名聲大噪。
我還是原來的我
要說目前娛樂圈里的當紅人物,王寶強可算一個。由電視劇《士兵突擊》引發(fā)的“許三多熱”還在持續(xù)升溫,馮小剛賀歲電影《集結(jié)號》中那個頗有個性的狙擊手姜茂財又撲面而來。與此同時,由他主拍的國內(nèi)兩個著名品牌的廣告,也于近期在多家電視臺播出。另外,還有多家媒體將他列為2007年度的“新銳人物”或“魅力人物”。一時間,還真有點眾人爭說王寶強的架式。
面對此情此景,曾經(jīng)作為一個農(nóng)村苦孩子的王寶強,有何感想?日前在北京記者得以近距離地接觸了王寶強,并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
“你覺得我變了嗎?我還是原來的我!”王寶強回答得很干脆。
出道以來,王寶強所飾演的角色都是清一色的淳樸形象。而導演之所以看重他選擇他那出演那些角色,就因為在他身上具有這樣的品質(zhì)。對此,王寶強心知肚明。他說:“我知道自己的路是怎么走過來的。在低谷的時候,我沒有放棄過;現(xiàn)在取得了一些成績,我也不會驕傲。我還會跟原來一樣,去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做人就要行得正
從《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到《暗算》中的天才少年阿炳,再到《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王寶強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影視圈里書寫著他自己的“神話”。
如今的王寶強,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不過,他并不認為自己是明星!拔矣凶灾,我身上根本就沒有那種‘星光’!彼f。
事業(yè)上的成功,給王寶強帶來的變化是明顯的。過去,他并不善于言談,如今即使是面對媒體的刁鉆提問也應(yīng)付自如;2003年,當他第一次見到馮小剛這種大人物的時候,“緊張得手心里全是汗,渾身直哆嗦”,如今站在馮小剛的身邊卻已坦然自若;最為顯著的還是在物質(zhì)方面,他不僅在北京置辦了房產(chǎn),還出資40多萬元為他的父母在老家建造了一座二層小樓……不過,盡管變化有很多,在做人這方面,王寶強卻一直堅守著“本本分分”的信條。
“說起來,我現(xiàn)在的生活其實很單調(diào),既不抽煙,也不喝酒,而且只要晚上不拍戲,12點之前一定上床睡覺!蓖鯇殢娞寡,“可能有人覺得我這樣的生活很無聊,但我覺得很好。”
而最讓王寶強感到自豪的,是出道這幾年來還一直沒有在媒體上出現(xiàn)過關(guān)于他的負面報道。對此,王寶強表示,做人只要行得正,就不怕什么。人要是做了虧心事,就沒有不透風的墻。
成功來自“不放棄”
《士兵突擊》中的一句對白“不拋棄,不放棄”,已經(jīng)成為時下的流行語。而劇中的主人公許三多,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勵志偶像。王寶強的成長經(jīng)歷,與他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如出一轍。
王寶強出生在河北省南和縣一個距離縣城有60公里的小村莊。1994年,當時還只有8歲的他由于受電影《少林寺》的影響,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了一名俗家弟子。2000年,王寶強懷揣著500元錢和他的電影演員夢,到北京開始了“北漂”生活。隨后兩年,王寶強只在一部電影和為數(shù)不多的幾部電視劇中充當過群眾演員或者武打替身,收入少得可憐。為了維持生計,他甚至還到建筑工地上做零工。
2002年,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出演了《盲井》的男主角。這部電影,讓王寶強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的稱號,并因此引起了大導演馮小剛的注意,從而在賀歲片《天下無賊》里扮演了一個農(nóng)民工“傻根”。這個角色的成功,最終奠定了王寶強在影視圈里的地位。從此開始,王寶強就一直片約不斷,如今都排到了2008年年底,已經(jīng)由過去的“找戲拍”變成了現(xiàn)在的“挑戲拍”。
回首過去,王寶強感嘆:當初要是稍有動搖,可能就前功盡棄了。
演戲就要踏踏實實
在談到《集結(jié)號》這部電影時,導演馮小剛不止一次提到“誠意”這個詞。對此,王寶強的理解是,作為一名演員,你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之中,踏踏實實地去演戲,這個角色才能活起來,也才有可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王寶強能從一名普通的農(nóng)家子弟走到今天這一步,正得益于此。對于王寶強的敬業(yè)態(tài)度,《士兵突擊》導演康洪雷有個評價:近乎有些拼命。
《士兵突擊》中有一場戲,許三多為了不給大伙拖后腿,苦練“腹部繞杠”,最后創(chuàng)下了全連333個“腹部繞杠”的紀錄。而為了拍好這場戲,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王寶強每天都要堅持做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300個。對于他這種“較真”的做法,有人覺得沒必要,甚至說他“有點傻”,但王寶強卻不這么看。他認為,要想演好一個角色,必須得有付出。只有這樣,人才能不斷地成長。(楊國勝)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