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為何能獲奧斯卡十項提名
■東方電影文化如何征服好萊塢
行走在「臥虎藏龍」的好萊塢
華人導演李安
文/李爾葳
第73屆奧斯卡頒獎終于在我們的期等中揭曉。華語電影首次進軍奧斯卡便四喜臨門,這不僅是華語片在奧斯卡歷史上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這是兩岸三地電影界精英合作換來的佳績。雖然《臥》片未能獲得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但最佳外語片獎和三個技術性獎項,亦足以是全球華人的殊榮!杜P》片揚威,從此為華語電影打開了走進西方的大門,李安的名字和功績將會載入電影歷史的史冊。
雙重文化造就李安
|
李安在領獎臺上致辭
|
作為一部全部用華語對白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在國際市場所獲得的成功是出人意料的。據(jù)最新消息,該片已經超過了由奧斯卡影帝羅伯托.貝尼格尼主演的二戰(zhàn)影片《美麗人生》,成為在北美市場上映的最賣座外語片。到目前為止《臥虎藏龍》在北美的票房收入已超過了6000萬美元,在世界范圍其票房已超過了1億美元。
從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到奧斯卡金像獎10項提名,李安因《臥虎藏龍》在美國影壇受到的矚目已超過所有華人導演,使其成為華人電影工作者中最大的一匹黑馬。兩年前,不關注電影的人根本不知道李安為何許人。而今天,李安也已成為內地媒介關注的大熱點。
其實,李安是早該被內地觀眾認識的。李安能成為今天的李安,一切也并非偶然。
中等身材,剃著平頭,一身黑色的西服使他看起來很文雅──這是我在1993年臺灣金馬獎頒獎晚會上首次見到李安。就在1993年12月4日這天晚上,李安的《喜宴》大獲全勝,不僅獲得8項提名,而且奪得包括最佳編。T光遠、李安)、最佳導演(李安)、最佳男配角(郎雄)、最佳女配角(歸亞蕾)在內的5項金馬獎。就在那段時間,李安還在臺北的攝影棚里趕拍他的第3部電影《飲食男女》。《喜宴》的大獲成功似乎并沒有使他得意忘形,據(jù)說,他在頒獎會的當晚就回到了片場,所以人們在金馬獎晚宴上根本尋不到他的蹤影。
李安其人正如李安的電影一樣,都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他于1954年出生于臺北,19歲那年考進國立藝專,在校內曾經是舞臺劇演員,1974年還曾獲過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第二年,他編導攝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1978年,李安移民美國,兩年后獲得伊利諾斯大學藝術學士學位。伊大畢業(yè)后,他進入紐約大學電影制作系研究所。4年后,李安攝制的畢業(yè)作品《分界線》獲得紐約大學學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這部片長43分鐘,采用同步錄音拍攝的影片幫助李安獲得了在美國發(fā)展的機會──美國大經紀人公司與李安簽訂了合作協(xié)約。在1985年到1987年的兩年時間內,李安一直留在美國寫劇本,同時也請美國作家?guī)椭鷿櫳。偶爾,他也幫助別的導演寫劇本。在美國長達10年的時間里,李安研究好萊塢電影的劇本結構和制作方式,并試圖尋找到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的結合點來創(chuàng)作劇本,希望有機會拍攝出雅俗共賞的電影。東西文化的雙重影響造就出一個獨特的李安。
在票房與個性間「推手」
1988年,李安回到他的出生地臺北。在臺灣中影公司,李安被視為繼侯孝賢、楊德昌之后的第二撥兒新導演之一。1990年,臺灣新聞局徵集優(yōu)秀劇本。為獲得優(yōu)秀劇本獎金,李安動手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推手》。該劇本不僅為李安贏得了40萬元獎金,而且使他獲得第一次獨立導片的機會──臺灣中影看中《推手》,決定采用包拍的方式,讓李安吸取美國東岸獨立拍片的經驗,以包拍的方式拍攝《推手》。
1991年,《推手》獲得金馬獎8項提名,并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獎,此外,該片還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獲得導片機會,這就有了他的第二部影片《喜宴》。應該說《喜宴》是一部融合不同民族對于家庭、兩性關系和同性戀的認識,最后認同于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通俗劇!锻剖帧泛汀断惭纭穬刹坑捌臄z影師林良忠先生撰文說:「《喜宴》這部片子的技術水平絕對不輸于好萊塢電影?梢哉f它是一部以好萊塢拍片方式拍出來的中國電影。」
李安的《喜宴》和他的《推手》兩個劇本基本都是他在美期間創(chuàng)作的劇本,在風格上都采用「隱藏式風格」,即全片都以人物、沖突、情節(jié)為主,而其他的電影元素如燈光、音樂、美術、剪接都定位在輔佐前者的位置。這是一種迥異于臺灣新電影,又很接近好萊塢的電影風格。而在新片的內涵上,《喜宴》和《推手》皆表現(xiàn)出人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的無助和渺小,以及最后對這種無助和渺小的事實的接受和認同!浮断惭纭肥且粋有關認同問題的喜劇。」李安說,「在臺灣曖昧矛盾的歷史中,認同是一個重要的卻人人三緘其口的課題。而《喜宴》把電影、文化、國家、家庭以至于個人的認同問題等全都交錯在一起!
臺灣影壇名利雙收的黑馬
|
《臥虎藏龍》
|
「我所關心的,應該說是有關人性共通的問題。」李安不同意他的電影僅僅是拍給中產階級看的,「例如家庭、傳統(tǒng),這不僅僅是中產階級所關心的問題。尤其當我們將這些問題放到異地去表現(xiàn)時,我相信這會是東西方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埂断惭纭窂陌亓蛛娪肮(jié)捧回金熊,又從美國電影市場獲得遠高于美國其他電影的票房利潤,證明了李安在題材選擇上非凡的眼光。
因為有了《喜宴》,臺灣電影第一次進入了美國的商業(yè)發(fā)行網(wǎng)。在美國上映的19周時間內,《喜宴》的票房收入超過630萬美元,加上在臺灣上映時的1.3億臺幣,《喜宴》早已為投資者盈利,更何況還有世界其他國家的版權費沒計算在內。在此前的柏林電影節(jié)上,《喜宴》和內地的《香魂女》并列獲得金熊獎。在此后的幾個月內,《喜宴》又連續(xù)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断惭纭肥古_灣電影在世界影壇名利雙收,李安也自然成為臺灣影壇的一匹黑馬。
《推手》和《喜宴》之后的李安,在大眾的心目中一時成為專拍移民題材的導演。本以為他會照著移民題材一路拍下去,可他卻轉向拍了部專門表現(xiàn)人的食欲和情欲的電影《飲食男女》。「《飲食男女》主要是講一個家庭的聚散,和我前兩部電影有一貫的主題,講敘的是一個家庭解體和重新結構的過程!估畎舱f,「雖然過程中有些傷感,不過卻是用喜劇的形式來表達。對前兩部作品而言,中西文化的沖突是它的背景色彩,而這次說的是浪漫的愛情故事,和前兩部影片比較來看,在文化上是不一樣的東西。但在主題上與我所關切的家庭問題和新舊沖突是一致的。」
由于有《推手》和《喜宴》的成功,《飲食男女》在1994年5月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備受矚目。在戛納電影節(jié)最受重視的「導演雙周」欄目中,《飲食男女》成為電影觀眾非看不可的熱門電影。在《飲食男女》里,李安的電影風格逐漸成熟,并且更加溫潤飽滿,成為國語片近年來少見的優(yōu)質通俗作品。
美國電影史上刮起「冰風暴」
當《喜宴》在美國上映之后,當時已經看過艾瑪湯普遜的《理性與感性》劇本、并且決定接手這部電影的制作人Lindsay Dora正在為尋找適當?shù)呐臄z導演而苦惱不已。有一天,她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去看了李安的《喜宴》,立刻被他的有趣和浪漫所吸引,向李安的經紀人呈上《理性與感性》的劇本。兩個星期后,李安對他們說:「我要讓這部電影重重地擊碎人們的心,他們得花上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痊愈!咕瓦@樣,李安走入美國電影市場,開始了他精彩的創(chuàng)作歷程。與同在好萊塢闖蕩的其他華人同行不同,李安并沒有靠拳腳和動作上的功夫來拓展其海外的電影事業(yè)。他的電影有著濃厚的人文色彩,藝術性很強,對于人物心理的刻畫也非常出色。
《理性與感性》推出之后在美國的反應極好,并在1995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7項提名,其中包括年度最佳影片。盡管最后只拿到1個改編劇本獎,但是作為一位臺灣導演在美國的首部作品就能得到這樣的成績,已經可以算是傳奇了。
1997年,李安完成了他到目前為止在影評人中口碑最好的一部李安電影《冰風暴》。這部影片為李安奠定了他在美國電影界的一席之地。這是他首次嘗試沉重的主題,以苦樂參半又不失風趣的眼光,檢視一個七十年代家庭的美國大夢。這應該是李安描寫家庭的極致之作。對于這部電影的背景,李安說:「1973年是美國最尷尬的一年:有尼克松、有保守的中產階級、越戰(zhàn)確定挫敗、經濟上停滯膨脹,還有能源危機。然而尷尬可以是一種深刻而具啟迪性的經驗。」
《冰風暴》鞏固了他和「好機器」(Good Machine)的制作人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as)的良好合作關系。接下來李安就開始拍攝《與魔鬼共騎》,把觸角伸向具有相當難度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當然,在李安眼里的戰(zhàn)爭,還是以家庭、人際關系為基調的。這部電影描述幾個青年在戰(zhàn)爭前后的成長歷程,從人際關系里看戰(zhàn)爭,節(jié)奏徐緩動人,曾被美國影評人喻之為「史上最好的南北戰(zhàn)爭電影」。
李安靠什么征服西方觀眾
「《臥虎藏龍》是我首次來到內地拍攝的電影,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實現(xiàn)的夢想──置身于中華大地,得地利人和之優(yōu)勢,拍一部用心于傳統(tǒng)文化與感情的武俠片」,李安說。
李安的電影夢想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一個曲折動人的悲情故事,將唯美的畫面和飄逸的武打結合,推出一部新派武俠電影。
《臥虎藏龍》的問世,不僅成就了李安的武俠夢,同時也幫助他走出了情感倫理片的局限,贏得一片新的天空。
對于《臥虎藏龍》在西方受到的超常禮遇,國內不少人都很不解:為什么美國人會如此喜歡這樣一部武俠電影?李安靠什么征服西方觀眾?
從創(chuàng)作觀念上說,李安是最熟悉好萊塢制片體制的導演,也了解西方觀眾的欣賞口味,同時他時時都忘不了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他的創(chuàng)作源泉,真所謂知己知彼,用西方觀眾習慣的、喜歡的方式來包裝一個東方化的故事,在好萊塢嚴格的制片控制中實現(xiàn)自我理想。
就《臥虎藏龍》本身而言,雖在劇作上有不少缺陷,但其飄逸優(yōu)美的武打設計、其精心構造的傳統(tǒng)中國韻味、江南的靈秀與沙漠的雄渾、美如舞蹈的武打使片子整體氣氛顯得質樸而悠遠,如夢如幻,卻又不浮夸。周潤發(fā)和楊紫瓊以大家風范折服觀眾,章子怡所飾的玉蛟龍輕靈、飄逸,向觀眾散發(fā)著一股可愛的氣息。在鏡頭與鏡頭的剪輯、場面與場面的調度中,李安表現(xiàn)出了大師的氣度,該收斂處,絕不恣肆張揚,隱忍的平緩節(jié)奏中卻包裹著幾欲噴薄而出的激情。影片中飽含著濃厚的俠義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所表現(xiàn)的絕不是眼下一般武打片里那種簡單的善惡斗爭,而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讓人看后回味無窮……這都是以往的中國武打片中所沒有過的。難怪該片能深深抓住美國觀眾與影評人士的心。
從操作方式上來說,《臥虎藏龍》的美資背景和國際包裝方式也是其打入奧斯卡的內因和奧秘。正如該片作曲譚盾所說:「李安是成功的,我認為他是最懂得如何打動西方,尤其是美國觀眾心理的人。我們國內的許多大牌導演在這方面遠遠不及李安。東方的文化向西方傳播,如果沒有一個可以為西方觀眾易于接受的形式,是很難的。《臥虎藏龍》一個是在畫面的運用上,一個是在人物關系的建構上,都非常符合西方觀眾的欣賞習慣,尤其是英文字幕,實在太能打動西方人了。如果你既懂中文,又懂英文,你會留意到,許多地方是不一樣的,英文更煽情!
李安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為他懂得東方,也懂得西方。他用東方的文化吸引西方,用西方的包裝和科技來征服東方……他在東方和西方之間自由地游走,越來越游刃有余。在當前的華人影圈,李安擁有一個最好的創(chuàng)作境界。
摘自《北京青年報》2001.2.15
李安簡歷
中國臺灣影視導演、編劇。祖籍江西,生于臺灣屏東潮州。1975年畢業(yè)于臺灣國立藝專戲劇電影系,1976年和1998年拍攝了兩部8毫米電影《星期六下午的懶散》、《陳勤的一天》。曾獲臺灣話劇比賽大專組最佳男演員獎。1978年赴美留學,先后就讀于伊利諾斯大學與紐約大學,專修戲劇導演與電影制作。在紐約大學學習期間,拍攝了16毫米電影《追打》(1980年)、《我愛中國菜》(1981年)、《棒藝術家》(1981年)等。1982年拍攝《蔭涼湖畔》,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參加臺灣的獨立制片電影競賽獲金穗獎最佳短故事片獎。1984年完成畢業(yè)作品《分界線》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jié)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并獲電影碩士學位,畢業(yè)后留美開拓電影事業(yè)。
主要電影作品
《推手》(1991年)、《喜宴》(1993年)、《飲食男女》(1994年)、《理性與感性》(1995年)、《冰風暴》(1997年)、《與魔鬼共騎》(1999年)、《臥虎藏龍》(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