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舊時過大年,最少要過5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為止,才算過了年,俗名“破五”。
在這五天內(nèi),商店停市,戲館子封箱不唱戲,各衙門封印不辦公,統(tǒng)統(tǒng)要等到初六,最少初五才開市大吉。在這幾天中,東四、西單、前門大街、大柵欄、廊房頭條等繁榮熱鬧的去處,大大小小的買賣,一律上著板,用大紅紙、梅紅紙寫了貼在門上:“初五開市”!堆嗑q時記》云:“初五日謂之破五……新嫁女子,亦于是歸寧,……諸商亦漸次開張貿(mào)易矣!卑研录夼畫D歸寧和商店開市并列,寫在一起,喜氣洋洋。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就在這喜氣洋洋的新年新月里,在商店漸次開張貿(mào)易的時刻,年年總有一些人要愁容滿面的,這就是各商號中被辭退出店的伙友。在生意蕭條的年月,這些人多些;在生意繁榮的年月,這些人少些,但多少總是有一些的。
舊式商業(yè)的會計年度是以舊歷計算的,人事變動也是按舊歷計算的。如果一家買賣年初五、初六開不出市來,那就等于告訴人們這家字號“關(guān)門大吉”了。臘月底各家字號把帳結(jié)好,開出總清單送給東家。是賺啦,還是賠啦,賺多少,賠多少,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小伙計,把錢分好,用紅包送到各人手中,多少不等,人人有份。三十晚上吃敬神酒,初一給東家拜年,初二祭財神等等,這些都是歡樂的事,而最最緊張的是年初四或年初五晚上開市之前那頓酒席了。這是一頓使人提心吊膽的“便宴”,這頓便宴行話叫“說官話”,俗名“吃滾蛋包子”。這頓晚宴,是比較豐盛的,有菜有酒,酒后吃飯時,照例是吃包子。上席時,東家、掌柜,大小伙友各就坐位,小伙計依次把酒斟滿,當家的舉杯祝賀,然后吃上幾口酒菜之后,便要開腔了。如果生意好,便當眾宣布人事照舊,大家開懷暢飲,如果生意不好,要辭退人,按老年規(guī)矩,也十分注意禮貌。在席上當家的嘆完“苦經(jīng)”之后,等到包子端上來,便親自夾一只包子放在某人碗中,此人便明白了,飯后自己就收拾行李帶著辛酸和熱淚告辭走了。“吃滾蛋包子”由此得名。